丰都鬼城鬼点拨,蒲松龄毕生痴《聊斋》|三峡鬼怪故事

蒲松龄年轻时才气过人,可每次进京赶考,总是出鬼气,榜上无名。渐渐地,他看清了科场上玩的一些鬼把戏,发誓不再考了。蒲松龄想,你们玩鬼,我也来玩一玩“鬼”,决定静下心来写一部鬼的书,流传于世。

    说到写一部鬼的书,谈何容易?蒲松龄从来没有见过鬼。加上肚子里装的鬼故事又不多,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这天,蒲松龄急得在屋里转来转去,转去转来,突然想起了鬼城丰都,不由得喜出望外。听说,丰都是出鬼的地方,讲鬼故事的人多得很,何不前去搜集搜集!

    当天,蒲松龄便收拾行李上了路。

  蒲松龄到了鬼城丰都,一看果然不出所料,讲鬼故事的人很多,于是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白天,蒲松龄到名山脚下清风亭里喝茶,听人们讲鬼故事;晚上,就把听来的鬼故事加以整理,一一记录在册。

这天太阳落山,讲鬼故事的人陆陆续续地离去了,蒲松龄收好纸笔正要起身回客栈,一老一少两个人来到了清风亭。两个人中,年纪大的,像个教私塾的老先生;年纪小的,像个攻读诗文的书生。

    不等蒲松龄开口,书生模样的人便抢先打开了话匣子:

“蒲先生,听说您整天搜集鬼故事,准备写一本鬼的书,我们特地前来拜访您,想与您叙谈叙谈鬼。或许,还能给您帮上一点儿小忙。”

    蒲松龄一听好不高兴,说:“好哇,那真是太感谢了!”

    书生望着蒲松龄,笑着问:“说到叙谈鬼,还不知蒲先生是否真的相信世上有鬼?”

    蒲松龄抠抠脑壳皮,说:“这事还真难说清楚。若说是有鬼,我又从来没看见过鬼;若说是没有鬼,世人又常常讲起鬼。而且讲得活灵活现的,叫人不能不信。’

    书生说:“这么说,蒲先生觉得鬼是好,还是坏呢?”

    蒲松龄说:“鬼嘛,天生害人,哪来的什么好鬼?”

    书生一笑说:“非也,蒲先生这话说得有些不对。”

    蒲松龄一愣,问:“是么?”

书生说:“当然是。鬼,也有善恶之分的。蒲先生这些天听.人讲的鬼,都是些不学好、为非作歹的恶鬼。其实,这世上也还。有很多心肠好的善鬼哩!”

蒲松龄听了点点头,说:“听书生这么谈论鬼,我还真的觉得新鲜。书生何不讲个心肠好的善鬼给我听一听,让我也长长见识。”

书生看了看一边坐着的老先生,点头说:“既然如此,我就先献丑了,为蒲先生讲一个心肠好的吊颈鬼。”

接着,书生稳腔稳板地讲了起来:

一天,有个人上山砍柴,晚了赶不回家,夜宿在一座破庙里。半夜里醒来,看见墙旮旯儿里坐着一个人,砍柴人以为是个打坐念经的和尚,便问:“师傅为何在此打坐?”

那人回答说:“我不是什么师傅,是个吊颈鬼。”

    砍柴人一听吓得毛骨悚然,手脚有些不灵便起来,好一阵后,才壮起胆子问:“你在这里做什么?”

    吊颈鬼说:“在此等候替身。”

    砍柴人问:“你的意思,是要引诱我吊颈?”

    吊颈鬼说:“我不会引诱你吊颈的,你走吧!”

  砍柴人长舒一口气,将一颗心放到了肚子里,忙问:“你专门在此等候替身,为何不引诱我吊颈呢?”

    吊颈鬼说:“我狠不了那个心。吊颈太痛苦,闭气闭得眼睛珠子鼓了出来,舌条吊起多长。那胸中更是难受得要死,有如烈火焚烧,要过很长时间,方才形神离散。我怎忍心引诱你受这个罪?再说,你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我引诱你做了替身,往后他们的日子怎么过?”

    听了吊颈鬼这番话,砍柴人好不感动!再往下问时,已无人答话。砍柴人四处察看,什么也没有看见。

    讲到这里,书生一声叹息,说:“这个吊颈鬼只要引诱砍柴人做替身,就可以投胎转世了。可他宁愿自己做一个荒效野外游荡的孤魂野鬼,也没引诱砍柴人做替身,这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善鬼了。”

    蒲松龄惊叹不已:“奇了奇了,没想到这鬼魅世界,也还有这样心肠好的鬼!”

    坐在一边没吭声的老先生,终于开了口:“蒲先生又可以写一篇善鬼的好文章了。不过呀,这个故事还不算奇。”

蒲松龄忙闯:“这么说来,老先生还有更奇的啰?”

    蒲松龄拍手说:“老先生所讲的鬼故事甚奇,说鬼者竟是鬼,真称得上奇中之奇了!”

    老先生摇摇头说:“随便讲讲,切莫当真。”

  蒲松龄好不感叹,说:“唉,世间营营众生,人鬼混杂。说鬼,他是人;说人,他是鬼,无奇不有。如此一来,谁是人,谁是鬼,有时还真难分清楚哩!”

    老先生和书生听了,哈哈大笑,霎时阴风骤起,月光暗淡,二人化作一缕轻烟散去,不见了踪影。蒲松龄一时惊得目瞪口呆,好一阵才回过神来。天老爷,叙了这半天的鬼,原来这老先生和书生也是鬼呀!

    蒲松龄匆匆回到客栈,点燃蜡烛,把老先生和书生讲的鬼故事一一记录下来。第二天,便返回山东老家去了。

    丰都之行,蒲松龄受益匪浅。原以为世上的鬼都是作恶的,没想到鬼也有行善的;原以为世上的鬼都是俗气的,没想到鬼也有儒雅的。

    难得一老一少两个鬼的点拨!

  从此,蒲松龄写起鬼来有如神助,鬼故事一个比一个写得精采。据说,《聊斋志异》中的那篇“丰都御史”,就是蒲松龄那晚上与一老一少两个鬼奇遇后写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