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甲骨文确认中国区首批裁员900余人,5月22日需完成签字确认。
据悉,此次主要裁撤的是Oracle中国区研发中心(CDC)相关人员,其中超500人来自北京研发中心,而整个CDC共约1600人,意味着首批裁撤人员数额达到近六成。第二批裁员或将在 7 月进行。
一、Oracle赔偿方案已出,有人笑着离开 有人哭着挣扎
说到裁员,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赔偿方案。
据悉此次甲骨文对离职员工的补偿方案,根据签解约合同的时间,分为三个等级。解约合同签得越早,补偿越多。
5月22号之前签解约合同,是N+6的赔偿,再往后签合同就是N+1了。
本次赔偿方案中,对高工资的员工进行了限制,当员工日常工资超过3倍社会平均工资时,将按照 N(3倍社会平均工资)+6员工日常工资,这一方案进行赔偿。
目前 Oracle 中国员工的平均工资为 48959 元,如果在Oracle工作2年的员工,就可以拿到8个月的工资。对此方案,非常满意较为年轻的员工,他们表示:“虽无奈,但比国内其他企业好很多,处理结果非常满意”,甚至有传言说到100万赔偿,随后网络上评论也都表示“羡慕”:
但一些级别高、年龄大的员工对这样的安排并不满意。他们表示,N+6的赔偿条件看似很高,但对资深员工来说,并不公平。
一位资深员工说,“现在公司把(月)工资上限只打到2.5万元,很多级别高的员工,工资远远超过这个数。”更有年龄大的员工担忧,短时间内可能找不到工作。
二、曾经风光无限,近两年频繁裁员,Oracle究竟怎么了?
1989 年,Oracle 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世界软件巨头。曾经,Oracle曾是高薪高福利的代名词,更被认为是继微软之后,全球收入第二多的软件公司。
10多年前,应届毕业生首选的选择基本是外企。工资高、福利好和不加班,公司知名度高,几乎是所有程序员的梦想工作的公司之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放在甲骨文身上再合适不过,过往的成功使得甲骨文不再愿意接受改变,也导致其在新时代来临时,没有及时赶上飞驰的云计算列车,甚至还站到了新技术的对立面上。
不过随着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甲骨文很快就感到了阵阵寒意,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开始用云数据中心取代传统数据中心。这一方面导致传统服务器的更换频率越来越低,冲击了甲骨文的服务器业务。
当Oracle决定反击时,市场早已形成格局。AWS,紧随其后的是微软、IBM 和谷歌。
所以,综上述,裁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
转型云计算需要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需要从原有业务产生,而云计算又会对原有业务产生冲击。
财务状况较差,导致盈利情况不佳,所以必须必须通过断臂造血。
三、赔偿再厚道,依然伤了员工的心,网络效应明显
纵观Oracle的历史,这次裁员已不是第一次:
- 2015年,Oracle裁减了Java布道师员工
- 2016年,传50%的Solaris员工将被裁员
- 2017年1月,裁撤硬件系统部门450名员工
就本次裁员来看,资历较深的老员工居多,平均年龄都在37岁以上,所以对赔偿仍是不满。媒体云头条在5月7日晚间发文爆料,中关村软件园员工在附近拉横幅抗议Oracle中国裁员。
横幅上书写了“加班时我们全力以赴,裁员时请真情相对”、“我们要工作,孩子要上学,为何如此下狠手!”等内容。
在不可逆的浪潮之下,这些员工能够期盼的,或许只有裁员后的赔偿问题。但目前大环境各大名气都在优化调整,面对突然被裁员,他们仍难免面临生存压力,不过网上也有猎头表示:“员工不用担心,我们已经在蹲在门口哄抢人才了!”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一起祝福他们,能够尽快调整好生活状态,迎接未来!
对此,你怎么看呢?裁员薪酬该如何分配才合理呢?欢迎留言,碰撞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