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作为一本百年名著,其文学地位自然不可动摇。但它的文学价值身为高中生的我还不是很明白,所以抛开这一点不谈。而由于不同文化,不同时期所处社会的差异,对于这本书,我并非能很好的理解,反而有很多吐槽。一开始急速推进的剧情姑且不谈,无论是书中老太婆的迷之话语,还是如偶像剧一般一见钟情的戏码,处处都是充斥槽点的存在。
不过,名著之所以是名著,自然有其内在的精神内涵。这本书以女主人公卡秋莎为广大劳苦民众代表的一系列悲惨遭遇为引来一步步讲述男主人公从正直到堕落而后又精神复活的故事。但在我看来这本书所讲的更像是主人公不断地进行内心斗争,寻找自我救赎的过程。而从大方面上则展现了19世纪黑暗的沙皇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一种社会环境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人不断地引诱一个人走向堕落。比如当男主人公思考上帝,真理,乐于为一切善良的事业献身时,他周围的人就认为是不合适的,甚至有些可笑。而当他开始放弃自己的信念,迷恋酒色,贪图享受,大笔挥霍,装修豪华书房时,大家却夸他高雅脱俗,赞许他。唉,这究竟是怎样扭曲的人性!再正直的人都要难免堕落,成为一个自私的剥削者。而男主人公在精神复活过程中时不时地就会陷入自我矛盾的想法中,他总是忍不住怀疑自己“到底是他涅赫留多夫疯了呢,还是那些自以为清醒却又干出所有这些勾当的人疯了?”书中男主人公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现在的俄罗斯,一个正直的人的唯一适当的去处,就是监狱!”多可悲啊!这本书就这样以男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这个悲衰的社会。
对于21世纪的我们高中生来说,这本上上世纪的小说读起来确实有些无聊,但不得不说却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至少其中男主人公对自我价值的探讨依旧有借鉴之处,同时这种换种眼光审视社会和周遭一切的行为也值得学习。事实上这种探求自我价值的问题,直到现在也存在。只是没有19世纪时那种充满尖锐矛盾的社会环境存在,所以也就不那么让人急于知道答案。人们可以在漫长人生中慢慢寻找。因为我觉得男主人公在精神复活过程中所做的内心斗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每个人成长中必经历的自我挣扎。但如何选择,各人总有各人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