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可以算是被污名化最严重的的一种疾病,因为其目前暂时无解、具有传染性,同时其传染方式易被道德联系,社会成员大多对其病理特点不会认真了解,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对性的道德预判等原因,将艾滋病患者视作洪水猛兽。而这种社会污名化的恐惧,又加重了艾滋病患者的隐匿性,从而加剧社会的污名化。而此类人群由于头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又容易遭到周遭异样的眼光,而会有适应障碍等情况。与癌症病人的心理分期类似,艾滋病病人也会经历否认期、恐惧焦虑期、悔恨妥协期、抑郁期和接受期五个阶段。所不同的是,他们还有来自社会道德判断的压力,容易受到亲人的不理解和抛弃,甚至艾滋病病人可能自身就带有严重的污名意识(即自我污名),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及时去医院检测、就医和治疗,这对于艾滋病病人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除了艾滋病、具有传染性的乙肝等疾病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污名化,此外精神类疾患也在此列,随着科普和社会的发展,精神类疾患的接受程度已比以往有所好转,但远远不够。
从理解的角度而言,如若直接告诉这类身心遭受极大痛苦的人说“我理解你”,恐怕当事人双方都会视作一种安慰罢了。比如没有离过婚的咨询师,对离婚后痛苦不堪的来访者直接说“理解”,来访者也很难相信,对于建立信任关系并无帮助。所以,首先需要的是坦诚,至少初次得知,想直接做到理解的,恐怕是真的感同身受的人了。坦诚的告知对方,自己并未经历过,所以对对方的痛苦尚不能完全了解,但是愿意认真的去听、去体会,让对方卸下防御,才能进一步走入对方的心中。
在对这类带有道德污名化倾向的人来说,如果想真正做到理解,价值中立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许又新教授在《心理治疗基础》中有专门的“价值中立”章节,其中第二点指出“不带任何价值观地进到病人的内心世界里去,这样才能体验病人的体验。反之,如果我们用某种价值观看病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内心世界就会被我们的价值观所扭曲。”这点与坦诚一样,是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的基础。只有不被哄骗、不被抗拒,这类病人才有可能信任我们,允许我们去真正的理解他们。
对于常人而言,理解也是每个人所期望的,自我中心的视角,有时候连进入自己的内心都是难事,更何况让其他人所理解呢?“人心隔肚皮”,如是说也。但也并非完全做不到,即使没有真正经历体会过,也可以“叩其两端而竭焉”。学习可以去除无知,可以更多的知道两端在哪里,体察、领悟,从而做到理解。想到进入训练营的第一篇作业是几个英文单词的解释区分,理解是understand,需要进入内心,才是under,在内心能够保持中立的stand,才能真正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