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之美,有时真是美到极处,比如诗经,比如唐诗宋词,一句句让人唇齿留香,怦然心动。然而有些东西也不能细想,比如许多成语,细想一下就是吃了馊饭,如果不细想,就是吃了馊饭而不自知。
礼贤下士这个成语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出自《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礼贤下士,听起来多么令人感动啊,可满满都是一种尊者对于卑者的纡尊降贵。
原来贤是不该礼的,士是不必下的,我礼了下了,就是给你一种分外的荣宠,分明是要接受这荣宠者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轻易纳出命来,又教你一句士为知己者死,你说你死不死吧?
死,就死得太轻易,显得你的命本不值钱。不死,你就是忘恩负义,君不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乎?有一句非正式非正经英文翻译,我觉得简直不要太传神:
You di da di da me,I hua la hua la you。
这个成语虽然出自《新唐书》,但发挥到极致却是在春秋战国早已滥觞。
最极致歹毒的礼贤下士,我认为是燕太子丹,他欲用荆轲刺秦王,在最早的古籍《燕丹子》中记载:荆轲对刺秦并不积极,借口推脱,百般拖延。看看,让人家送命,还嫌人家不积极。相比之下,太子丹对荆轲礼遇甚厚,一再宴请,极力赞扬太子丹之贤。
他是怎么贤的呢?书中记载,荆轲游玩,用瓦片砸青蛙取乐,太子丹便送上金丸;两人共乘千里马,荆轲说千里马肝美味,太子立即杀马取肝;有美人鼓琴,荆轲称赞其手美,太子便断手献上……吓人不吓人?我不知道用金丸比用瓦片砸青蛙乐趣是不是特别多,但千里马杀了好歹荆轲吃了个肝,这美人为什么不送个整个的,却送个血淋淋的断手,荆轲能拿来做什么?本为了赞太子丹对荆轲之厚待,可是你品,你细品,是不是寒毛直竖起来了?这厚待阴不阴险可不可怕?这分明是为了把荆轲逼到绝路死路绝无退路啊!
千里马杀了,美人的手也砍了,你去不去,不去就是忘恩负义,连做士都要不够格起来;去,无论成败必死无疑!
还有信陵君礼遇侯嬴,本来侯赢已经七十岁了,才做了个看门小吏,且以隐者自居,眼看就能寿终正寝,信陵君携着重礼上门了,侯赢拒绝了厚礼。
信陵君有的是办法让你入彀,宾客盈门了不开席,亲自驾车去接侯赢,还把最尊贵的位置留给他,侯赢潦倒一生,啥时被贵人这么礼遇过?一激动就抱定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还跑到市场上访友,访的是史上最著名的屠夫朱亥,信陵君在市场上耐心等待,真是做足了秀,现在那些拍照站前排的做秀领导们比起信陵君来第一不够敬业,第二不够专业,第三不够高明。
信陵君听侯赢说朱亥不凡,又屡访朱亥,纳为上宾,后来在他的窃符救赵大计中,侯嬴是出主意的人,朱亥是锤杀晋鄙的人。侯赢当时自杀谢罪,有人又要说我小人之心度信陵君的君子之腹,看看朱亥是怎么死的,就知道我是否胡说,秦王欲擒信陵君,邀其入秦,信陵君自然不去,他向魏王进谏,让朱亥奉璧使秦,秦王毫无悬念地囚禁了朱亥,朱亥以头撞柱,柱断未死,又以手扯喉,喉断而亡。
一介隐士,一世豪杰,为了信陵君的礼遇,都搭上了性命。但在这段流芳千古的佳话里,我只看到了死士的忠,信陵君在战国四大公子中居首,以信义著称,但定睛一看,便看到他信义背后的诈伪来。
鲁迅先生写《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不知道他写这段时是否想到信陵君与太子丹,当然历史上照这样吃人的也就太多。
他还说“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果然我略一琢磨,就明白礼贤下士,实在不是什么好词,倘若平时没有平等相待,甚至懒得搭理你的什么高人,忽然竟对你下礼起来,还是赶紧跳开想想清楚为妙。
好比民间有人想要诅咒某人,可以趁其不备,不怀好意跪倒便拜,据说可以折人的寿,那简直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