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觉得女人很可怜,结了婚娘家不是家,婆家也不是家,离了婚的女人,更无处可去。
但所谓家,在我内心深处更在乎的是自己的一个感受和概念。所谓心安之处即是家。
我所经历的任何事都没有瞒着我的,因为我觉得他是个独立的人,并且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所以有知晓和参与的资格。我也从不认为给孩子营造一种“假象”的和谐是一种保护。
在我看来,真正的保护是我作为母亲能够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是我一直在试图解决各种问题的姿态,是我没有把自己当成受伤者没有向生活缴械投降的状态,是我从始至终给予他的信任和信心。这也是,他了解到生活全貌后,依然能够勇敢面对生活的底气。
当然,在传统观念里,大家普遍都认为我有一个儿子,是需要提前帮他准备婚房的,否则没有女孩肯嫁给他。这个事我的打算是,尽力而为。目前,我先过好自己的日子,将来等我厚积薄发,说不定收入会有所增加,那么,我再做一下节流,或许就有了能力去完成这个事。
可如果没有那份能力,我也不强求。
因为,其一,他的事理应由自己来承担。而学会生存,升级自己的生存能力,就是生活所给的课题之一。作为父母,我理应有托举孩子之心,作为孩子,他们也理应有照顾好自己,不向我索要更多之义。
其二,在婚嫁问题上,我从不觉得房子是一个必需品,硬实力自始至终都是男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格魅力、责任与承担、纯良心性和对待感情的态度能力,以及能否真正地做到尊重女性,尊重女性的付出。假设我的儿子不具备这些,帮助他结婚,离婚也会是迟早的事。
第三,时代的车轮从不停歇,随着市场格局的改变,人们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比如房价会趋于平稳,会有更多的人接受租房住这种生活理念,大家不再像从前那般卷生卷死去得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天赋和理想,更追求精神上的解放和交流。包括我,就已然放下了必须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的执念。
第四,焦虑未来一点没有用,现实的确就是我的能力就这么多。我不能逼死我自己,并且逼死我自己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