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到四十岁,致力于事业和家庭,同时还有自己的成长。
在经历过二十岁到三十岁的迷茫、拼搏的求学路程后,我开始在生活的社会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像之前被提及多次的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在三十岁这一年,我坚定的放弃了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学历、成功、社会地位以及权力的追逐。拒绝去医院、高校、研究所工作,拒绝形式化的会议、职称评审、科研申请,拒绝体制内的一成不变的循规滔距的工作,拒绝戴上假面具行走在社会。
不应以他人的价值观来评判自己的选择,那是一个及其愚蠢的做法。
我的一生不应该只活在世俗表面意义上的成功与幸福,与此相反,如何从个人角度去定义以及获取幸福的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成为了我今后生活和工作的追寻的主旋律。此后会一直走在内心省悟与探索的路上,追求内心的和解。
逐渐对追求激情和热度的事物不再感兴趣。朋友说你现在这样很无聊,这不是曾经认识的我。退去戾气,退去骄傲,现在的我内心越来越平静,温和,更加理解他人和这个世界。
先生说:“你今年的状态比去年好太多了,整个人松弛了下来。不像去年,动不动就眉头紧锁,皱眉,发脾气。”
我十分清楚是什么让我慢下来的。博士毕业前的半年,几乎没有睡过安稳觉,白天做实验,晚上回来写论文,熬到三四点,早上八点再起来去上班。需要一天两杯咖啡提神,每天累的昏昏沉沉的。看到身边的同学进高校、三甲医院、发高分论文,还是会在心里作比较的。纠结是否回国找工作,进入体制内还是继续在国外申请博后,亦或是回归临床工作。那种内心的煎熬无法清晰的向他人表述。
内心无比明白,这是完全不同的轨道,一旦做了选择就无法回头。
虽然短短数百字描述当时的情景,却不及我内心煎熬的千分之一。不身在其中,是无法体会的。所以现在看到一些同学在后台跟我留言,寻求意见的时候,我非常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因为曾经经历过,才感同身受和刻骨铭心。
不再热衷华丽的服装和配饰,不再涂脂抹粉化妆后才见朋友出席活动。接受眼角的皱纹和银丝白发的存在,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