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13年11月21日第一次发表于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原文戳这里
第一次更新:
1. 修改了文章里面的一些错别字和格式,尤其是在沉淀了几天之后,发现了一些行文逻辑错误,非及时给予纠正后文章读起来顺畅多了,在这里先向大家说声抱歉……逻辑上已修改的部分我全部通过下划线标出来了,方便大家查找。
2. 看了一些同学的回复,我在这里想再次重复一下我的想法。我提的第一条建议”提供教程“,实际上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协会的管理人员要主动和新会员做沟通的工作,并且沟通的形式和方法要形成一种可以复制的实实在在的东西。纸质版的导引,光有协会介绍和冬训技术手册是不够的。口头上的沟通,老队员要主动,并且站在新会员的角度与其对话,为其融入协会提供方便。当然,新会员本身的主动也非常重要。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好了,沟通才能是顺畅的。
3. 关于沟通。沟通什么呢?实际上,我觉得沟通就是在我和你之间树立和明确一种期望,新会员对协会的期望和协会对于新会员的期望。新会员期望通过协会获得什么?我们希望新会员能够做到什么?这些东西都需要足够明确,不能想当然。我们目前有这个过程,但是比较模糊。在期望明确了之后,再通过良好的执行(例如一次完美的冬训或者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外出)来达成这种期望。
4. 另外,增加一条建议,协会在冬训后应明确新会员的3条发展路径:1).对户外本身的兴趣和能力一般,但从事协会的运营和管理工作;2).对运营协会没兴趣,但对户外本身兴趣和能力很强(技术型人才,目前我们很缺)3). 对户外本身兴趣和能力强,也愿从事协会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我们目前的现状是,1有很多,3有1-3名(往往是会长和核心成员),但2几乎没有(我认识的只有有进洲和魏东,平均3-4届出一个)。其实他们也是协会形成技术积淀乃至长远发展的重要一环。具体措施还有待讨论,可以从下半学期的活动组织、奖励引导、和雪山队员选拔这些维度考虑。
---------------------------------------------------------------------- 正文从此开始-----------------------------------------------------------------------大家好~~~
好久没和大家见面了,也很久没有参与到协会的大活动里面了~~但是最近新的冬训就要开始,看了大家发的视频和文章,实在是热血澎湃,貌似以前的激情又回来了。经常各种感慨,好想回去当学生啊!
……
工作以后,经常出差,也就能有更多地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再加上自己偶尔偷空看看闲书,不免对之前在协会的生活有所回忆和思考。话说以前在协会,除了第一年之外,可能比其他同学更有机会接触协会的管理和运营的工作。所以,最近的一些思考就不免涉及到一些以前在协会举办活动、带队时候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尤其是以冬训和雪山为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冬训和雪山对于我们的重要程度不必多言,再加上自己带队的那两次有很多遗憾,所以就有了很多想法和总结。
这篇文章就是我对协会冬训的一些反思。(如果觉得文章太长,可以直接看第三个问题:
如何更好地组织冬训?为什么协会每年都在冬训和雪山后会流失很多人?)
一. 我们为什么每年组织冬训和雪山?
我的答案:将这种“体验”带给更多的人。我们每个已经参加过的人都曾经感受到冬训和雪山带给自己的震撼。时间越久远,就觉得这种经历越珍贵。当我们每一个人汇集成为协会这个整体,就希望能将自己感觉美好的体验带给更多的人。我们是在传递一种价值,冬训和雪山就是传播的媒介。说的再严谨一点,登协作为一个组织,在传播一种(或多种)价值。我们每一个冬训或者雪山筹备者的任务,就是更好的帮助协会(或我们自己)实现这个目标。
二. 我们在传播什么价值?
由于冬训和雪山的复杂性,诚实地说,我在每次活动的每个不同阶段的感受和收获都是不同的。作为协会来说,我希望它作为一个平台,不要把主题定的太死,提供一个包容的环境,大家的想法是可以在这个环境里自由交流、碰撞。这样做会提高每一个成员的参与性,最后每个人的收获肯定都会更有含金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正义课》(他来厦大做过演讲),他的讲授风格是喜欢首先给演讲定下一个主题,然后抛给观众3个问题,引导观众围绕这三个问题激烈辩论。整堂课下来,桑德尔自己其实并没有宣贯太多的观点,而每个观众都觉得醍醐灌顶。为什么?是因为经过自己头脑思考的东西,往往最令人印象深刻。
实际上,我觉得协会在包容这方面做得还行。但是,在平时交流的一些细节上,我觉得大家还是能在在坚持协会底线和活动主题的情况下,注意更多的包容。
三. 如何更好地组织冬训?为什么协会每年都在冬训和雪山后会流失很多人?
工作的越久,我就觉得协会,其实就类似商业世界里的公司。冬训和雪山,就像是公司里面每年最重要的两个大项目。同时,做为协会、冬训队、雪山队这样的集体,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社区(这里所说的社区,是广义的社区,举个例子,豆瓣就是一个社区)一样,这每一个社区都是我们完成冬训和雪山的基础和保证。所以,如何运营好这些社区,如何吸引新人、留住新人、营造气氛等等,就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对于协会来说,每年最头痛的问题就是三次比较严重的人员流失了,一次是首周体训之后,一次是冬训之后,一次是雪山之后。大家在这里不开心,才会用脚投票选择离开,可以说,人员的流失率是我们活动成功与否的直接体现。在这里,我以冬训为例,提一些我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在冬训之后会出现人员流失?他们都是哪些人?如何留住他们?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冬训这支队伍的人员构成。以一支队伍40人为例,25名新队员(本学期加入协会),10名老队员(在协会活跃时间超过一年,大部分参见过一次冬训、雪山或者骑行活动),3-5名精英队员(包括队长,领队,有2次甚至更多的雪山或冬训经验)。在此,我们默认所有参加冬训的队员在冬训前都属于活跃会员
假设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这些人留在协会里面,我们来看一下每年下半学期协会活跃成员的构成比例:
虽然数据不是很准确,但是通过这两幅图,我们还是可以很清楚的得出以下结论:
1.
新队员的数量减少了,比例也减少了。(这些人还是坚持留了下来)
2. 老队员的数量提高了,比例也提高了。
3.
精英队员的活跃度几乎是没有变化的,他们在冬训前和冬训后的表现几乎一样。
下面,我们来逐条分析每一个结论:
1.
没有人愿意在一个组织里长期是被看做是“新手”,它不过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段过程。做为菜鸟是很敏感的,相信这个大家都有体验,自己在当初报名冬训队的时候,老队员的一言一行,想必大家都会在心底掂量掂量。同时,这个过程很容易有挫折感。没有人会享受这个过程太长时间。因此,在经历过冬训的洗礼过后,如果一个新会员还觉得自己无法融入集体,没有学会在协会混的必备技能,就会走掉。如果他觉得已经融入进来了,那么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升级成为一名老队员。
2. 从图上看,老队员是下半学期里面协会活跃人口的主力军,占65%。队员数量提高了,比例也提高了。但是,请注意,在15名老队员里面有一半是之前已经在协会里面很活跃了,他们几乎完整的留了下来。所以,重点来了,冬训队25名新会员里面,有大概8人升级成为老队员,14人走掉,3名新会员在冬训里面虽然表现比较失败,但还是坚持留了下来。新会员总共留下来的人
为11人,走掉的为14人。新队员
人员流失率高达56%!!!
这也是协会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冬训之前活跃人口为40人,之后为23人);
3. 精英会员基本没变。
所以,综上所得,更多的老队员=更高的活跃度!
所以,现在我们的目标明确了,为了提高冬训的质量,为了提高协会活跃人数,我们要做的是:
提高新队员转化为老队员的成功率!
好了,既然我们现在很清楚我们要做的是搞定新队员,我们来看看新队员需要什么。
新会员往往有极强的学习动力,学习意愿强,但是他们又面临着很多选择。新会员往往在各种社团和组织之间徘徊。所以,这就造成了新会员的一个特性:学东西很快但是对于协会认同感不强。我们不妨极端一点,把他们看作是一群很聪明但是又很忙的人。这就意味着他们具有学习能力强,但是学习时间短的特点。正式由于新会员这样的特点,他们需要的往往是一个快速导引让其上手。其实这个过程就有点像我们第一次在使用一款手机App时,通常会需要一些提示,但不是很多,学习过程快速且富有针对性。如果你去学习滑雪,教练一开始就讲授高山生态学和气象学,你早就跑掉了。所以,关键的是,如何让新手快速上手,不再是菜鸟。
在这里,有一个关键的概念。新会员往往对协会有一个模糊的心理预期,我们暂且把它成为新会员的“心理模型”。协会真正的样子叫做“现实模型”,而协会活动展现给新会员的样子叫做“表现模型”。“现实模型”往往过于复杂,新手根本理解不了。新会员一开始没有义务知道技术后面的细节原因。这就像我们在使用一个App或者享受一个服务时,总是希望对方简单明了。对于新手来说,美图秀秀总是比Photoshop好用。因此,为了让新手能够快速地接受我们,在一开始,我们应当将自己“美图秀秀”的一面展现出来,而不是Photoshop恐怖的图层和笔刷,让“表现模型”更贴近“心理模型”。
其实说了这么多,用几个字就可以概括:循序渐进,提供教程!
这里说的教程,不是简简单单的就是指冬训技术手册。这个教程是指一份路线图,一份路书,是我们和新会员之间的一个约定。里面列出了新会员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动作,能够达成一个什么样的预期目标。现在,协会里面这个过程往往会是零散的、无组织的,通过数次活动、外出,一起交流等等达成的。每个新会员之间对这份路书
的了解程度是不同的。如果一个新会员,在冬训过后,才发现什么都没得到,就会有被骗的感觉,肯定就离开了。这完全就是我们和他沟通不畅造成的。作为协会,需要把这份路书显性化,并广播给每一个会员。会员通过这份路书,心里有数,冬训作为一个大任务被划分成无数个小任务,他走完全程自然难度降低,成功率也更高。另外,最重要的是,这份路书要简明扼要,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要简单的步骤。
其实,我们可以想一下,近几年协会里面公认海伦那一届带队的氛围最好,留下来的人最多。为什么?就是因为海伦在沟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我们不能期望每一个会长都有这方面的意识和长处,我们需要把这个环节固定下来。
第二。所谓的循序渐渐,我一直觉得,冬训是在北方,队伍里面50%以上的人都是南方人,从来没见过那么冷的环境,在城市里面还好,进到山里面肯定很崩溃。冬训整体的难度,从体训开始,需要从低到高逐渐提升。需要让他们觉得每一个目标都是跳一跳就能够到。协会有时候,经常会靠激情和同伴之间的鼓励来维持一些事情,其实这就是揠苗助长,就像打仗时候当兵的上战场之前总要被鼓舞一番,但其实每个人手里只有5发子弹……这种方法虽然能让新会员坚持完冬训,但是之后的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有的同学会有疑问:每年冬训回来离开的人,他们是因为不适应协会才走的。在此,我们要分清楚不适应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我们是在沟通和门槛这方面确实做得不好,才导致他不适应。只有一小部分是确实很难达到冬训或者协会的标准才离开的。
好了,我要说的说完了。以上的文字写在这里,是希望有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同时也是我一点小小的经验,贡献在这里了。希望协会能变得更好
文字码了这么多字,我快吐血了……请大家尽量拍砖,针对里面的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