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好朋友送了这本书,对此书的初步了解是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闲置近半月,潜意识里感受是我有些排斥,第一次拿起此书看了几页居然睡着了,随后再次闲置1周左右,再次拿些这本书发现了它的魔力,连续5天看完,原谅我看的比较慢,一边阅读一边做着笔记,颠覆了我有限的认知,接下来步入正题。
这本书讲了什么:
1.目的论,颠覆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尽管在此前并不是特别了解书中提到的弗洛伊德,原谅我的知识浅薄,因为什么现在才会怎样,因为家里没有钱,所以现在我什么也不会;目的论是由于不想怎样,所以才制造出不安的情绪,如由于我不想考试,制造出考试前肚子疼无法考试,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2.人是可以改变的,世界非常简单,你很容易得到幸福,世界简单抑或复杂,都是自己主观的判断,幸与不幸比是自己的选择。
3.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不存在内部烦恼,都会有他人因素。自卑感、自卑情结、优越情结、夸耀不幸都是人际关系中的各种情绪,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直面人生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情课题”)不是改变他人,而是追求自我改变。
4.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5.反对一切“纵向关系 ”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看作“横向关系”不表扬也不批评,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建立横向关系,自然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的语言。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6.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依赖、他者贡献,“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人只有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才可以获得勇气,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
7.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我喜欢的部分:
把所有人际关系看作“横向关系”减少评价,“鼓励”真诚的感谢之词能让他人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帮助),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
1.世界如此简单,只在于我主观意识的选择和自我改变,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作为结果,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
2.调整纵向关系,转化为横向关系 ,我们不同但平等,不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思考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它的优点在哪里?
本书用对话的方式把复杂的勇气心理学,让读者通俗易懂的认识和理解,并发现一切问题起源在于自己,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主观意识,自己拥有的勇气。
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