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2.哪些事班主任坚决不能做?

我发现很多班主任都憋着一股劲儿想为学生多做事,可有时候,事儿做了一箩筐,累得够呛,结果学生不领情,家长有微词,自己还憋一肚子委屈——真是“好心没好报”! 为啥?问题就出在“做多做少”之前,那个最根本的选择上:什么事儿该做,什么事儿打死也不能碰!

这些年,我踩过坑、摔过跤,也揪心过(想想那个让我孩子自扇200耳光的老师),算是用教训换来了这份“闭坑指南”。今天就跟大家说说,当老师的,尤其是班主任,有八件事,那是坚决不能碰的“高压线”!

第一,偏心眼儿的事不要做。

身为老师,喜欢成绩好、听话、配合的学生,不喜欢成绩差、调皮,还爱搞破坏的学生,人之常情,因为老师首先是人。从人的本能出发,我也喜欢那些乖巧懂事又努力的孩子。

但我是一名教师,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受过专业的训练,所以我能够跳出本能的局限。尽管我本能上喜欢那些乖巧懂事的学生,但我有理智的大脑,可以做出理智的选择,我不能只听从本能和情绪的摆布。作为专业人士,如果只受自己的本能和情绪的唆使而偏心眼儿,必然难以成长。

第二,过度惩罚的事不能做。

有些老师会罚学生抄一两百遍作业,甚至请家长来当面教训学生,或者把学生赶回家,让他在家里反省一周,这些都属于过度惩罚,不可取。说到这里,我不妨吐个槽,我孩子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班上有个老师的做法,直到现在我都不能释怀。

这个老师对孩子的惩罚究竟有多重呢?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如果犯了过失,就要自打耳光,打50下、100下、200下,根据过失大小而定。

我对孩子说,如果你犯了错,老师要惩罚你,你就接受,毕竟老师是长辈,你犯错了,对你实施惩罚,我能理解,不会护短。但如果让你自己打自己,你就不要接受,只有奴才才会自己打自己。

后来孩子犯了错,真的被老师过度惩罚,自打耳光200下。我知道后气坏了,去找老师交涉,人家根本不理我。当时我是家长,没有和老师吵架,因为我也是老师,我能理解如果家长来和我吵架,我也会不高兴。

在这位老师的学生观以及教育观中,他认为学生犯了这个过失,就该受罚。虽然他的动机可能是为学生好,但他的行为不可取。我没有办法改变他的教育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把我的孩子换个班,最后毅然决然地让孩子转学。这就是过度惩罚的可怕之处,不仅伤害学生,还会伤害家长。

第三,不专业的行为不要有。

老师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使用手机打电话、看信息;学生写作业时,赶紧把手机掏出来看小说、看短视频、浏览网页,这都不专业。还有迟到、早退,包括穿着随意,这些也是不专业的行为。老师一定要有老师的样子,“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这句话不是鸡汤,而是对教师的提醒。

第四,忽视学生的进步不要做。

学生进步了,老师一定要看得见。哪怕他只进步了一个名次,进步了几分,言行有了细微的改变,老师都要看见并及时反馈,或者给予奖励,一定不要忽视学生的进步。

第五,缺乏准备的事情不要做。

如果老师不备课就直接去讲课,会讲得很不充分,前后不搭,逻辑不顺,这也会让学生小看老师,令师生关系疏离。我的物理老师,人家可以不用教材,直接拿根粉笔就讲课,那是因为他本事太大了,他把整个教材都背了下来,熟得不得了,人家的教学效果摆在那里。这不是没有准备,而是用一生在准备,准备得实在是太充分了。我教了30多年初中语文,对课文相当熟悉,但每一节课上课之前,还是要做充分准备,因为我怕卡壳,怕学生小看我。

第六,情绪化的事情不能做。

每一个人都有情绪脑,都会释放一些正面或负面的过激情绪。不管怎么修炼,人都有一些本能反应,所以有时候会在课堂上表现出愤怒、沮丧等情绪,但我们一定要注意收敛。作为教师,最应该修炼的就是情绪稳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学生感到恐惧、沮丧、害怕。如果学生经常看到老师失态,会觉得这个老师太不专业了,连自己的情绪都管理不好,还能管得好什么。

第七,不当身体接触的事情不要做。

特别是异性师生,一定要注意:凡是学生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千万不要去碰。就连同性师生也要注意身体的边界。师生拥抱的时候,胸部以及胸部以下,都不要贴着,一定要有空隙。可以与学生击个掌、拍拍他的肩膀。如果学生允许的时候,可以拍拍他的头,有些学生不允许老师摸头,就不要强摸。如果学生允许,觉得这是一种宠溺,那么拍拍他的头表示友好。老师们一定要注意身体接触要正当,不能让学生有不安全的感觉,或者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有其他企图。

第八,忽视学生意见的事情不要做。

学生提出意见,老师一定要重视。不管他的意见正确与否,老师都要积极反馈。有时候学生会乱讲话,比如你本来在讲一件正事,要积极认真地去完成的时候,他马上说“我想睡觉”,很多老师就认为他是故意在砸场子,可能就会生气。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不会生气,我会说:“那你什么时候想睡,给我个时间表。”我不认为睡觉是个坏事情,睡觉是人生大事,只要孩子渴睡,不睡就难受,那就满足他的意见。我不是让他在课堂上睡觉,我会评估他的身体状况,实在很糟糕,建议回家休息。

老师们,这八条“红线”,咱心里可得时刻绷紧这根弦。

偏心眼儿、过度罚、不专业、忽视进步、准备差、情绪炸、乱接触、堵耳朵……这些坑,踩中哪个都够咱喝一壶的!轻则师生离心、家长不满,重则像那个让孩子自扇耳光的老师,毁人而不自知,甚至逼得家长像我当年那样,只能忍痛转学!教育这片地,光有滚烫的“豆腐心”远远不够,更得有清晰的边界感和专业的“防火墙”。

守住这八条底线,不是束缚手脚,而是给咱的“好心”和“干劲”系上安全带、装上导航仪。 它能让我们避开那些看似“为学生好”实则“伤人害己”的暗礁,把力气真正使在刀刃上。当我们学会克制本能、修炼专业、尊重边界、看见学生,那份“身正为范”的底气,“学高为师”的尊严,还有学生眼里由衷的信赖和亲近,才会稳稳当当地落进咱们怀里。

教书育人这条路,道不尽的沟沟坎坎。但看清了哪些“雷”坚决不能踩,咱们心里就多了份笃定,脚下就添了几分稳当。 希望我这“八不”心得,能帮您少走点弯路,多攒点福报,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守护好自己心里那团不灭的教育之火!记住:有所不为,方能大有可为;守住底线,才是为师者的专业兜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