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⑴,不流束薪⑵。彼其之子⑶,不与我戍申⑷。怀哉怀哉⑸!曷月予还归哉⑹?
扬之水,不流束楚⑺。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⑻。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⑼。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⑽。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注释】
⑴扬:水飞溅的样子。
⑵不流:流不动,浮不起,冲不走。束薪:成捆的柴薪。
⑶之子:(远方的)那个人,指戍守人的妻子。
⑷不与我:不能和我。戍申:在申地防守;戍,防守边疆;申,姜姓国,在今河南南阳一带。
⑸怀:思念、怀念,一说平安。
⑹曷:何。予:第一版教材更正读音为yú,同“余”,我。
⑺束楚:成捆的荆条。楚,亦称“牡荆”,荆棘之类。
⑻甫:甫国,姜姓国,在今河南南阳一带。
⑼蒲:史料里有两种解释:一为蒲草,植物学上称为菖蒲,又名剑水草,俗名蒲草;一种解释为蒲柳,多种在河边住宅周围,又名水杨。郑玄笺注 “蒲,蒲柳也”,教材解释为蒲柳。
⑽许:许国,姜姓国,在今河南许昌。
【译文】
河流的水急速地流淌,却冲不走那成捆儿的柴火。我思念的那个远方之人,却不能与我共同保卫申国。思念啊思念啊,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家乡呢?
河流的水急速地流淌,却冲不走那成捆儿的柴草。我思念的那个远方之人,却不能与我共同保卫甫国。思念啊思念啊,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家乡呢?
河流的水急速地流淌,却冲不走那成捆儿的柳枝。我思念的那个远方之人,却不能与我共同保卫许国。思念啊思念啊,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家乡呢?
【简析】
这里做一个背景介绍,因为我刚读这首诗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士兵怎么可能去保卫好几个国家呢?最后查到这么个资料,给大家分享一下。
周平王是个比较混乱的时代。主要是周天子的权威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强大了。平王的母亲是申国人,申国又常受楚国的侵扰。平王为了母亲故国的安全,就从周朝抽调部分军队,到申国战略要地屯垦驻守,防止楚国侵扰。这些周朝士兵远离故乡,去守卫并非自己诸侯国的土地,心中的不满凄苦,当然有所流露,形成诗歌,就是《扬之水》。申国、甫国和许国的国君,都是姜姓。周平王母亲是申国姜姓公主,与甫、许两个诸侯国也是亲戚关系。所以,虽然周平王没有派士兵去戍守甫、许两国,但诗歌也牵连及之:反正是姜姓王太后娘家的人。
全诗采用赋法,边叙事,边抒情。以远戍战士的口吻来写的。全诗三章,各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束薪”、“束楚”和“束蒲”;“戍申”、“戍甫”和“戍许”。薪、楚、蒲都是农家日常燃烧的柴草;申、甫、许是三个姜姓的诸侯小国。因此,全诗实际上把一个相同的内容,反复吟诵三次,用重复强调的手法,突出远戍战士思家情怀。每章头两句“扬之水,不流束薪(楚、蒲)”,用流动的河水与不动的柴草对比,先让人视觉上有特殊印象:那河沟的水哗哗地流动,仿佛岁月一天天过去,不再回来;那一捆捆的柴草又大又沉,小小的河水根本飘浮不起,冲流不动,仿佛战士思家的沉重心绪,永不改变。有了这两句自然物象的起兴,很自然引出三、四两句“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甫、许)”,守着家园的妻子,当然无法与远戍的士兵一起。如果说,士兵如远离泉源的河水,越流越远;那么,妻子如坚定不移的柴草,不飘不流。如果说,日月如流水不断流失,思家情怀就如沉重的柴草,不动不移。分离的日子越久,远戍的时间越长,思念妻子也越强烈。终于,士兵喊出了自己心里的话:“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夫妻之情,故园之思,远戍之苦,不平之鸣,都融化在这两句问话之中,而士兵回家的渴望,强烈地震撼读者。
【相关诗词鉴赏】
一、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⑵,散入春风满洛城⑶。
此夜曲中闻折柳⑷,何人不起故园情⑸。
【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二、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孤单单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之日无法预料。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出征的人不能入睡,将军连头发都白了,战士们流下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