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可为什么表现不那么尽如人意?所谓大脑耗能高,就像豪华车不给加油,跑不快还会耗损车;不够聪明却耗能低,就像夏利车,加满油也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我们200%的爱孩子,但家长以自己的方式去爱,不懂孩子大脑发育的规律,家长可能会用错误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发育,担心,指责,抱怨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脑发育,等家长意识到了问题严重的时候往往是来不及了。
家长把爱变成了孩子成长的阻碍,甚至伤害,该有多不值。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关键期,所以说,教育最大的成本是时间,而不是金钱,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大问题。
能力*状态=表现
孩子如果能力很强,可状态不好,那表现也会打折。通过推理,分析和脑测评都可以了解脑耗能的状况。让孩子非常愉悦,心灵自由,行为规范是低耗能的基本方法,尊重孩子的发育规律,关注情绪,接纳情绪,正确的教养方式,沟通方式,包括感觉统合训练都可以减少脑耗能。
长期耗能高会损伤孩子的大脑。
复杂度:就是脑网络的复杂程度,就是聪明程度。
脑耗能就是:脑消耗的能量。
心脑偶合状态:心理状态,情商。
脑功率谱:思维模式,路径。
脑耗能影响心脑偶合状态、脑功率谱等,这是一个循环。
脑耗能是脑发育的核心,而且是可控的。调整孩子的脑耗能比改善孩子的脑复杂度更容易。孩子的变化和年龄也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变化越大。
耗能越低,学习状态越好。耗能高,学习就难以进入状态,孩子总是说累,没有办法学习。举例:孩子上午就感觉累,一般会认为孩子贫血,身体不好,会去医院做一下身体检查,做脑测评就相当于给脑做贫血检查。
现在的孩子普遍的脑耗能都比较高,原因是:
一、身体状态不好时,再学习就会觉得累,不能带病工作。
二、睡眠不足,也会影响脑耗能。8-12岁之前要在九点半之前睡觉,养成好的睡眠习惯。补充能量。
三、情绪。长期处在负情绪状态下,脑耗能就会高。需求不被满足就会有情绪。
1、六岁之前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孩子的情绪就会好。无度满足也对脑没有好处,会让孩子脑功率谱简单,就是影响脑的复杂程度。
2、爱没有被满足,孩子就会想办法获得,表面也许用要玩具,要食物等,所以要给孩子建立规则。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3、孩子会承接妈妈的情绪,妈妈焦虑、压抑等会影响孩子的脑发育。母子连心!孩子自我消耗有休息的时候,而承接妈妈的情绪是24小时的,所以孩子会非常累。夫妻关系不好,时间超过两个月,孩子的脑一定会有变化。
深层次的需求多数来自原生家庭,不要给孩子种下这样的种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往往是和原生家庭里种下的种子没有挖出来,情绪没有释放。
四、长期让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孩子压抑又反抗不了。
让孩子建立了兴趣再去坚持,脑测评也会让孩子分析优势脑,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五、抗挫折能力差,要求完美。这也与家长的要求有关,孩子是受父母的影响。
四五两点也是与情绪有关的问题。
损伤了大脑,是不可逆的。优质脑耗能高也没有很好的表现,现在的孩子普遍的脑耗能都比较高,发挥不出孩子的能力。
让孩子兴奋、开心,运动是个好办法,感觉统合运动,要保持足够的量,包括游戏,抗挫折的能力也会同时建立。要知道陪孩子玩什么,要做不同的项目,不是跑跑就算了的。
做家长是要给到孩子支持,通过学习要知道支持什么。让孩子身心健康,适应环境,适应社会。不是学习好就一定能在社会上应付自如的,抑郁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家长学习如何引领孩子,是我们真正要做的。
我本身就是学幼儿教育的,自认为对孩子也够了解,可在面对自己两个孩子的时候,也有很多做不到的事。了解孩子,了解自己,不是了解表面的东西,只了解也不够,还要做对事。之前当我做不到时会归咎于原生家庭给我的力量不够,而现在学习了这么久就不能再找任何理由了,我对孩子的陪伴还不够,每天做的感统运动还不够,陪孩子读的书也不够!不必愧疚,从现在开始努力也不晚。
加油!愉悦妈妈,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不仅我要愉悦,还要和一群妈妈一起愉悦,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形成气场,就会有效果产生。真幸运,有这么好的老师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相伴,愉悦的走过育儿路,等孩子大了我会很自豪的说,妈妈给了你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