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转型”路上的道与术
转型,不论是对于传统企业还是相对年轻的互联网企业,都不是个轻松的话题,尤其是进入“在路上”的状态之后,涉及观念、组织、流程、人员能力等方方面面,因此在确立战略方向之后,更需要方法论的指引。
就方法论而言,但凡做事,无非着眼于三个层面:势、道、术。那么在确定互联网经济的大势所趋之后,转型过程所要把握的,就是宏观面的鼎革之道,以及转型过程中的战术运用了。
(一)转型之道
传统企业转型,这两年动静最大折腾最凶的,地产界当属万达,制造业则莫过于海尔。谈转型,王健林说,“万达既然决定转型,就不怕打破坛坛罐罐”。张瑞敏呢,态度更激进:“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一定是新生。海尔则认为,要么他杀淘汰,要么自杀重生。”这说明,转型,不是坐而论道,在执行面上,确实是有门道可讲。那么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呢?
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在探究“兵者,国之大事”时,提出了五条用兵之道:“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我们不妨就从这五个“道”来理解企业转型在运作面上的要诀。
1、道:确立市场导向的方针策略
我们为什么要转型?无非就是整个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既有运营模式已经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因此,企业转型,在明定了战略思想和组织结构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依据市场格局的变化情况和趋势预测,重新规划企业的中短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分步走的实施方案,以此确认转型战略目标设置的落地性和组织结构调整的针对性提升,而不是过度沉湎于所谓效能效率、投入产出比等等。用户思维,本身也是互联网经济的特性之一。
这个实施方案,要充分考虑市场变量,尤其是除了互联网经济本质之外的政治经济变量,比如当下的“一带一路”、增设自贸区、计生政策调整、人民币国际化、TPP与TIPP进程等等。尤其对于制造业和流通业来说,原材料的价格起落,产业引导政策的变化,乃至于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变动重组,对于市场的影响都是相当巨大的。
2、天:确定转型节奏与时序
任何商业形态,都有一个起落消涨的过程,转型并非越快越好、越猛越好。所谓顺势而为,首先就是顺时,组织构建、资源配备都是需要时间的,准备期是否充分,市场孕育是否成熟,既定的阶段性目标是否清晰可行、完成情况如何,市场是否如预期一般变化等等。可以说,整个转型的战术实施过程完全是动态的,需要不断跟进调整。动作早了,诸般条件都不具备硬上马,那就是赶鸭子上架。动作迟了,眼看着对手一骑绝尘抢先布局筑垒,那就只能下血本去追赶攻坚。
转型的节奏概念,从更深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营造有利的竞争态势,人为拉大与对手的时间差甚至代差。所谓“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在布局上,要抢占最有力的时空点位,迫使对手进入不熟悉的领域进行竞争,形成以多打少、以高凌下、以快打慢等各种具体的战术优势。同时通过奇正变化,形成为自己所掌控的战场节奏。
在这方面,苹果手机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运用得是炉火纯青,通过定位卡位、技术引领、极致体验、体系封闭,形成鲜明而难以超越的品牌高度与品牌认知。到目前为止,尽管力图赶超者多多少少都拥有各自的专利技术和不算落后的工业设计能力,但始终无法在整体上超越苹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乔布斯时代,苹果对如何引领智能机时代进行了远远超越对手的思考和规划,在各个战役战术层面都已经围绕整体的品牌定位和战略布局完成了布势,因此,这种由势胜所导引的全方位的的形胜,形成了整体性的战略优势,追赶者除非能够开辟一个新的主战场,否则很难通过一两场战斗的胜负来实现超越,更不用说颠覆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