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第二三条建议。帮助解决了两个问题。
第一,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答曰:读书。
读书与时间有何关系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巧,丰厚的知识背景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他举了一个老师的例子,背了十五分钟的课,上了一节引人入胜的课。这就是一生在备课的优秀教师。想起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从刚刚上讲台时的忐忑紧张,背诵着教学设计,到后来慢慢上课,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听懂。这些变化就是读书和经验的累积。
其实,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就是在变相的空出更多的自由时间。因为不用加班备课,不用加班辅导学困生,不用加班去做教学上的事情。
第二,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
这一点是针对小学教师。他提出这点,是希望小学老师要教会儿童学习。更详细的说就是教会学生有理解的阅读,教会学生迅速而又理解的书写。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它能够更迅速,更顺利的应付任何作业。而学会了迅速而有理解的书写,可以让学生有效而合理的使用时间,从而掌握知识。
在小学低段教会学生这样两种能力,教会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就节约了中高年级教师的时间。
想到刚刚送走的毕业班,班里有位学困生,她就是在低学段没有掌握好拼音和识字的方法,没有学会怎样学习,因此到了高年级,最基本的认字都成了困难。所以,今年带一年级,要记得教会孩子学习,也是为了给以后接手的高年级的老师同仁们节省时间,不必再为了补课去加班教育这些孩子。
怎么做呢?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使阅读达到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
培养学生一边听讲,一边思考所讲述的内容,还要把自己的想法简明扼要的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