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末这天带孩子出来玩,晚上回去时到路边等车,听到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三四岁的男孩跪在地上大哭着,喊着“妈妈,妈妈,啊……”。
听着这痛心的哭声,心都要碎了,孩子大哭着,他的妈妈呢?
我正想走过去,看到一个女的气冲冲地走来,手里拿着一个硬纸板。想必她就是男孩的妈妈了!
走过去就是一顿抽,用纸板抽了孩子几下,还训斥着:“叫你快走,快点!还不走是吗?快点!”
这时旁边一辆车慢慢开过,妈妈撂下一句狠话:“车来了,让车压扁你!”
孩子的哭声没有因为妈妈的到来而减弱,反而愈加痛心。当时的我一手拉着乱跑的儿子,也想走过去跟这位妈妈谈谈。
可是,没等我走到,她拉着孩子离开了,孩子的哭声也慢慢远了,弱了。
妈妈的那句话让我很震惊,被愤怒缠磨的她竟然这样诅咒自己的孩子!
愤怒之火太凶猛,可瞬间把孩子吞没,但孩子却只能隐忍,变得“懂事”。
2.
提起带孩子,说起来容易,实则如踏上探险之路一样难,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躲又躲不开,必须硬着头皮上,接受挑战。
在跟孩子相处时,总有让你发火的那一瞬间,有的父母直接爆发了,有的父母则忍住了。
父母爆发时,孩子的内心是害怕的,他们也许并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发火,但只能承受着父母对自己的吼叫甚至打骂。
之前看到一位妈妈的留言,她说儿子吃饭时把不吃的菜故意扔在地上,她说了好几次,孩子不听。于是,妈妈大吼:“还想不想吃饭了?!”
当她吼出这句话后,孩子抖了一下,然后愣在那里,一动不动了。
妈妈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恐惧,她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其实平时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再调皮,她也会跟孩子一起闹,可那天心情不好,就对孩子吼叫了。
明明是自己的心情不好,却把情绪垃圾倒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唯一的受害者。
如果经常接收这样的垃圾情绪,孩子会变得敏感、懦弱、自卑,并且他为了不让父母生气,而变得讨好他们。
3.
尹建莉老师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妈妈给她写信,说自己女儿上幼儿园了,老师说她早熟。
午觉时,孩子们都是需要老师轻拍入睡,可她的女儿不让老师拍,她对老师说:“老师,你很辛苦的,很累的,你不用拍我了。”
中午吃饭时,老师也并不会说她吃得慢,但当看到老师走过来时,她会说:“老师,我在加油吃饭,我会好好吃的,加油!”
这个女孩过分懂事,做任何事情都会照顾别人的感受,似乎像在讨好别人。
这位年轻妈妈,说女儿一直是姥姥带着,他们三口跟她的爸妈住在一起。姥姥脾气很大,动不动就会骂孩子,女孩的妈妈平时也不敢顶撞,看到姥姥打骂女儿也不敢阻止。
就连看电视出现争执时,姥姥都暴力要求女孩跟她一起看无聊的打牌节目。
正是因为姥姥经常发脾气,暴力控制女孩,小小年纪的她才变得特别敏感,努力地在讨好学校的老师。她在家里没有自己的空间,在学校也没有安全感,必须要讨好周围的人,才让自己可能被接纳。
可以想象,小小的她每天如何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如何惊恐战栗,如何竭尽全力挣扎着。
就连女孩的妈妈,都不敢反抗,都不敢搬出去让孩子远离姥姥。她明明知道问题的根源,却没有勇气去解决,这种奴性深入骨髓,也是受老人迫害所致。
长期生活在情绪垃圾里的孩子,会严重丢失自我,表面上很懂事,尽量让别人舒服,憋屈自己迎合别人。
4.
很多父母被孩子表面的懂事迷惑了,他们不知道这是一种假象。
“这孩子该打还得打,你看,打完之后,他跟我更亲了。”这是常听到的经验之谈。有些父母很自豪地说着这些自身经验。
孩子很小时,被打被骂,无力还手。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是爸爸妈妈,他会努力维护跟父母的情感关系,获得自身的安全感。
没有父母的疼爱,他将一无所有。
所以表现出来的是听话、懂事、乖巧,可随着年龄增长,当他们有了自我认知,拓宽了人际范围,开始感知到更广阔的世界时,父母就不再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长期积累在心中的怨恨和怒气也将会爆发,不仅伤及父母,还会危及社会。
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话、懂事,并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用尽各种方式,但其实是把孩子逼到一个绝望的角落,自我疗伤或者伺机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