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能力决定你能走多快,而你的人品则决定你能走多远
- 1 -
丰子恺在《梵高生活》一书中,提到东洋画家素尚人品,认为“人品即高,气韵不得不高。”而他也表示“画中可见君子小人”,即作品就是一个人人生的反映。
从一幅画窥探出一个人当时的脾气秉性,一般人很难做到。
但是,从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尤其是利益冲突时的行事作风,却很容易判断出人品的好坏。
- 2 -
《特别关注》文摘上曾经报道过一则消息。
台北建筑商林正家,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也颇具商业头脑,事业却始终没有起色,导致破产;
后来他不断反思,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李嘉诚嘱咐儿子的一段话:
“……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恍然大悟的他,拿一万元作为本金,再战商场;短短几年后,资产就达到一亿元;几年之后,他的资产已经达到了一百亿元。
在某大学演讲时,被问到资产巨番的秘诀时,他说靠的是谨记少拿两分,也就是当年李嘉诚说的: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
他说自己当年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过精明,太过计较眼前的得失,不懂得让利。
- 3 -
事实也是如此。
当他愿意退让,给与合作伙伴更多利益之时,反而他的生意越做越好,道路越走越畅通。
商业场上,每个人都想赚取最大的利益,有的人甚至会为了利益而放弃人品;却忘了,人品才是根本。
失去根本的草木,怎能长的繁盛?就算有能力野蛮生长,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毕竟,人品才是排第一位的,能力次之。
- 4 -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骁勇善战,有“三国第一猛将”之称;但是人品却很差,以至于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身死名裂的下场。
吕布还有一个称呼:三姓家奴。意在讽刺他反复无常,毫无操守,这是对他人格的否定。
——吕是他的本家姓;
——后来认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担任主薄,但吕布见利忘义,寡情负恩,被董卓收买,杀了丁原转而拜董卓为义父,官升至骑都尉;
——后又因苍头小利不惜与董卓反目,杀了董卓。
一个有奶便是娘的人,走到哪里都只有被利用的份,根本得不到别人的信任;这种惟利是图,人品极差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 5 -
吕布被董卓旧部追杀,转而想投靠袁术,却遭到袁术的拒绝;
又赶去投靠了袁绍,打败敌军后,自恃立下战功,要求扩张军队,遭到袁绍猜忌,为了保命仓惶出逃;
后与曹操作对,败下阵后东逃投奔刘备(刘备笑而不语),还攀关系称刘备为贤弟。
搞笑的是,之前拒绝他的袁术,跟他说只要打败刘备,就给他二十万斛大米;
于是他又屁颠屁颠的奔向袁术,表面臣服于刘备,暗中却打探军情,最后俘获了其贤弟刘备的妻妾儿女。
更搞笑的是,后来被曹操抓住时,还求饶说自己是厚道的,被曹操一语戳破;
又自称能帮助他统一天下,曹操虽心动却也听从刘备的劝谏不敢用他。
被枭首前,还大吼:大耳朵刘备最不能相信。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点评吕布时,说道:“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 6 -
与吕布极具反差的人物之一便是关羽。
关羽一生赤胆忠心,重情重义,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人物。
自桃园三结义后,就一直跟随刘备,闯南走北,不惧生死。
下邳之战时,关羽战败,曹操敬他是忠义之士,前来劝降;
自己说不动,又请来与关羽关系较好的张辽劝说;
对关羽愿降的三个条件也都一一答应,其中之一便是:日后找到刘备还是要弃他而走的。
关羽是个不愿欠人情的人,他暂时投靠曹操这段时间,一心立下种种军功以报答曹操的厚待之恩,对于赏赐,走之时仍原封不动归还。
后来,赤壁之战,曹操兵败溃逃,被逼得险走华容道;关羽早就在这里蹲点,设下埋伏,但念及当年的恩情,甘愿受罚,放走曹操。
- 7 -
点评吕布的作者陈寿对关羽的评价极为高:“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
时至今日,提到关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英武神威,忠义刚烈,义薄云天;
而提及吕布,则多有不齿,直呼其为“三姓家奴”。
可见,能力再强,也敌不过人品的一个个污点。
人生到最后,终究拼的还是人品。
人品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