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高阳先生著《慈禧全传-胭脂井》,读到戊戌变法六君子一段,为谭嗣同顶天立地大英雄的气魄所感动,不禁感慨,谭嗣同真大丈夫也!只可惜英雄的宿命往往都是以悲剧收场的。
历史上把戊戌变法中就义的六个人称为“六君子”,实际上六人中只有谭嗣同可以称得上是真君子。康广仁是康有为的胞弟,哥哥跑了弟弟顶包,被抓之后一副怂样;林旭因袁世凯告密一事责怪谭嗣同,在狱中还送给谭嗣同一首诗“欲为君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似有责备之意,谭嗣同属于君子坦荡荡的豪迈性格,看了此诗之后大笑几声在狱中墙上写下了那首酣畅淋漓的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杜根因谏言邓绥邓太后还政于皇帝,被邓太后下令在大殿上用布袋装着活活打死,所幸行刑之人敬慕杜根忠心手下留情,杜根装死逃过一劫。邓太后一族被诛杀后,皇帝昭告天下重新启用杜根。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谭嗣同临死之际还在呼吁似杜根般的有识之士扶保光绪,变革维新!
谭嗣同生于官宦世家,父亲是湖北巡抚,他生性豪迈丝毫没有文人的矫揉造作之气,在京城时与大刀王五称兄道弟成为刎颈之交。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他力劝梁启超到日本领事馆避难,自己却慷慨赴死,称自己为杵臼梁启超为程婴两人分而任之。
鲁迅说:“无情未必真豪杰”,谭嗣同也不是铁石心肠之人,他怕连累老父受牵连,有路不逃在家坐以待毙,连夜模仿父亲笔迹写下三封家书,以父亲口吻告解自己勤慎当差给父亲开脱;与大刀王五分别之际更是泪光闪现。
谭嗣同劝梁启超避难,为父亲开脱,生死不明之时还在和大刀王五商量如何营救光绪,唯独没有替自己考虑。大刀王五劝他逃走,他却决心以死明志,唤醒沉睡的国人意识,只可惜在他押赴菜市口之时,路人如同鲁迅笔下伸长了脖子的鸭子一般冷漠,人群中只有大刀王五为挚友留下了两行热泪......
谭嗣同死后,父亲谭继洵悲痛之下写了一副挽联:“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寄希望于以后能给谭嗣同予以平反昭雪,只可惜一直到清朝灭亡也未能如愿。
对比逃走的康有为在海外假造光绪帝的衣带诏,骗取海外华人钱财妻妾成群,贪图享乐,让人不耻之余又为谭嗣同叹息。
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