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256,7-10-2,离娄章句上10-2》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256,7-10-2,离娄章句上10-2》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弗由,哀哉!"】

今天是丁酉年癸卯月甲寅日,三月初一,2017年3月28日星期二。

一.上一节说到,自暴自弃的人,不能居仁由义,请问:难道他不知仁义如此切己的吗?孟子总结说,这是可悲的。他提出了"住进仁的安宅,走在义的正路"这样中肯的分析和意见,以此结束此章。

   对此,张居正先生讲解说,处心和行事,都要去除私欲。

   处心一有私欲,危机跟着就来,就无法安稳自在。对治的办法就是住进仁的房子里。仁是普遍的天理,廓然大公,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凝然常定,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都照着天理良知办,不让私心杂念动摇天理良知,这是人身上安安稳稳的一所住宅,住在里面身心泰然,自然没有危机,所以说是"人之安宅"。

   行事如有私欲,就要走歪路,就远离了平正通达。对治的办法是走在义的大道上。义是宜,是天理良知的行为准则,不管千变万化都照着这个准则走,不让私心杂念阻隔塞窒,就是人面前一条平平正正的大道,走在上面举动光明,自然不走歪路,所以说是"人之正路"。

   仁和义,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不待外求,人应当终身、终生住在仁的房子里,走在义的大道上,一刻都不离开。可是,自暴骄傲和自弃不为这两种人,他的心放失了,而不去收回来,难以振作鼓舞必为之志,所以,虽然有安宅,空在那儿不住,虽然有正路,舍弃荒废而不走,这是陷溺于私欲而遮蔽了良知,所以颠倒错乱到这样的程度,孟子叹息说:可悲啊!

   孟子不是简单地骂人而已,一方面,这是孟子以此启发人的反省之心,激发人要知耻后勇,勉励人去振作自强,另一方面,孟子还帮助人们分析了原因,也就是自暴骄傲和自弃不为两种通病,也帮助世人指出了对治归正的方法,也就是住进仁的房子里和走在义的大道上。

   这一章,这样读下来,不仅可用以自省,还可用于治身,方未辜负亚圣仁心。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

《孟子与离娄》南怀瑾讲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