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打造实现行为的能力。知道了能力五要素,也知道了让行为变得简单是成功的关键,还学会了使用流程来设计微小的行为。
这一节,我们来看看如何设计正确的行为提示。
没有提示,行为就不会发生,提示就是在对你说:“现在就行动。”
提示是生活中的隐形驱动力。
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数百个提示,却极少留意到它们,而是直接采取行动。
有些提示是自然存在的,比如,雨滴落在身上时,你会打开雨伞。
有些提示是人为设计的,比如,红灯亮起,你会立刻踩下刹车。
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设计的,提示都在告诉你:“现在要做这件事。”
提示,是行为发生的决定性要素;没有提示,行为就不会发生。
既有动力又有能力的时候,人们会对提示做出可靠的回应,正因如此,适时提示的力量才会如此强大。
反之,没有提示,即便你的动机和能力都很高也没用。
比如,在办公室喝水很多的你,回到家总也想不起喝水。
为什么?在办公室,水杯就在你手边;在家里,水杯并非随时在手边。由于没有收到提示,所以就忘了这件事。
一、生活中常见的三类提示
1、人物提示:通过自己或他人的提醒来行动
身体会提醒我们做出本能反应,比如肚子饿、困倦和想上厕所。
人类经过进化,拥有了相当可靠的提示来做出必要行动。
然而,如果行为无关本能或生存,那人物提示可能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人类的记忆是不够可靠的。
比如,你希望女儿每天晚上都能好好做作业,而不是看一小时综艺。
要她自己记得这件事显然不是最佳策略,因为人物提示并不那么可靠。
2、情境提示:通过环境当中的某些事物来提示行动
有时候,你需要为自己或别人设计情境提示。这类提示最适合单次行为(比如预约飞机票),但用于培养习惯的话,这个方法不是最佳选择。
比如,在办公室就容易喝水,因为你活动的范围比较小,水杯作为提示就非常明显。
3、行动提示:通过既有的安排来提示行动
行动提示就是将你已经在做的行为当作提示,以此来提醒你为培养新习惯采取必要的行动。
相比于人物提示和情境提示,行动提示的效果是最好的,因为已经有的习惯是生活中那些已经稳固的事情。
比如,我们之前介绍的执行意图(在什么时间、地点做什么)、习惯叠加(起床-俯卧撑-刷牙)、喜好捆绑(刷抖音前,先看一页书)。
二、如何设计对的提示?
步骤一:确定已有习惯
上午:
在我睡醒下床之后,我会……
在我从床上坐起来之后,我会……
在我上完厕所之后,我会……
中午:
在我听到电话铃声之后,我会……
在我挂断电话之后,我会……
在我喝完一杯咖啡之后,我会……
晚上:
在我下班进入家门之后,我会……
在我关掉电视之后,我会……
在我躺到枕头上之后,我会……
步骤二:将已有习惯和黄金行为结合起来
在我睡醒起床之后,我会做2个俯卧撑;
在我关掉电视之后,我会看2分钟蒋红写的习惯训练文章;
在我躺到枕头上之后,我会进行2分钟呼吸训练。
步骤三:利用“最后动作”优化提示
请容我再次强调,从日程中挑选一个精确事件作为锚点至关重要。
用“上完厕所之后”这个锚点,我完成了做两个俯卧撑的行为。
但如果这没有效果,我就会更进一步观察锚点,寻找一个更精准的时刻——我称之为“最后动作”,即提示行为的最后一个动作。
上厕所的最后一个动作,就是冲厕所,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那么,我可以把自己的微习惯配方修改为“在我冲完厕所之后,我会做两个俯卧撑”。
三、如何利用提示来管理压力和焦虑
一旦学会设计和重新设计生活中的提示,就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管理人生中的压力与焦虑。
在人生中的前20年,高质量睡眠一直是我的一大挑战。我深知睡眠的重要性,但我的头号健康问题恰恰源于糟糕的睡眠。窗外呼啸而过的汽车,或者同宿舍兄弟震耳欲聋的鼾声,总是把我吵醒,让我陷入极度焦虑中。我也尝试过塞着耳塞入睡或者宿舍的兄弟让我先睡10分钟,他们再睡。
然而,我越想睡着,就越睡不着。即便是睡着了,也会被吵醒,吵醒了就更睡不着了。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更简单的解决方式。
某天晚上,我又一次半夜被吵醒。我想反正睡不着了,不如来个放松训练,把注意力放在鼻子上,吸气、呼气、吸气、呼气.....
这招奏效了,我很快就养成了固定的习惯。一听到响声,我就会让自己放松下来。因为这个正向的结果,每次被吵醒,反而不焦虑了,因为这是在提醒我,放松下来就能轻松入睡。
为自己设计“顺便习惯”,仔细观察既有日程,你就会发现碎片时间是培养新习惯的理想时段。
等公交时,等红灯时,排队买单时,洗澡时,这些碎片时间都可以成为新习惯的培养起点。这些顺便培养的小习惯,持续下来就能创造更大的改变。
比如,洗澡时,感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然后联想到今天都有哪些感恩的人或者事情。
如果养成每天都能对自己的身体心存感激,并且感恩于每日的点点滴滴,我们就会更有动力照顾好自己,并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困难。
来吧,设计你的定制化提示!
练习1:对困难习惯的分析
你每天都会做的习惯(或日程)清单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你可以从清单上任选一个可靠的习惯,作为新习惯的提示。
把一个完整的工作日按步骤拆解为不同的部分,这样有助于你将繁多的习惯列为清单:
① 列出每天早上你到公司之前的所有日常习惯。
② 列出你在午前的所有日常习惯。
③ 列出你在中午时的所有日常习惯。
④ 列出午后你的所有日常习惯(大多数人在下午可能没有几个可靠的习惯,不过这没关系)。
⑤ 列出下班时你的所有日常习惯(或许你只有少数几个习惯,但它们可以成为新习惯的绝佳锚点)。
⑥ 列出晚上你的所有日常习惯(包括在家里的那些习惯)。
⑦ 列出上床睡觉前你的所有日常习惯。
⑧ 保存这个清单,下一个练习会用到它。
练习2:基于既有习惯清单创建微习惯配方
培养新习惯有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那就是先分析既有日常习惯,再找到可以插入其后的能自然发生的新习惯。
在练习1中,你已经创建了一个日常习惯清单,现在就要用到它了。
① 从习惯清单中找出一个你绝对不会忘记的可靠习惯。
② 思考有什么新习惯可以很自然地跟在这个习惯后面发生,多想几个。
③ 在步骤2的那些新习惯里挑出你最喜欢的那个,按照“在我……之后,我会……”的格式创建一个微习惯配方。
④ 重复步骤1到步骤3,再挑出两个可靠习惯并再创建两个微习惯配方(同时实践3个习惯能收获更多)。
⑤ 开始实践你的新习惯(别太严肃也别太紧张,放松点儿,尽情乐在其中吧)。
练习3:创建“积极习惯”,将不利变有利
这个练习是为了在困局中将不利变有利。
① 至少列出经常困扰你的10件事(排长队、摩托车的噪声、邻居家的狗狂吠等)。
② 选出清单上出现得最频繁、最烦人的事项。
③ 探索在烦恼之后你可以做的新的、有益的习惯,提出至少5个选项。
④ 在步骤3的结果里挑选出你的最佳选项,并为之创建一个微习惯配方。例如,在我发现自己必须排长队之后,我会练习单腿站立,然后再换条腿继续。
⑤ 开始实践你的“积极习惯”(留意烦恼程度的变化)。
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没有提示,就不会有行为发生。最有效的提示是行为提示,我们可以通过既有习惯,用三个步骤的方式来设计新习惯配方。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如何通过奖赏(庆祝),将行为固化为习惯。
思考讨论
在你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你设计过的最有效的提示是什么?欢迎留言与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