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开对这本书的讨论之前,按照惯例,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当代电影思潮》这本书。《当代电影思潮》是由范志忠撰写,2008年出版的一本书。而这本书分为世界电影的叙述范式和世界电影的美学流派两编。
我并没有读完整本书籍,而是挑选感兴趣的几个章节进行阅读。本次读书笔记我将谈谈我印象较深的一个章节---新浪潮与欧洲现代主义电影。第一节,镜头的暧昧性与多义性。刚看到这个标题时,我只是片面的理解了一下这个子标题的含义。镜头的多义性,顾名思义,即为镜头的多种含义。我当然能理解多义性的意思。就是镜头能够表达很多种不同意思的画面,但是整个章节看下来,好像并不是我理解的那样。书中许多专业性的言论混合一些具有历史性的电影作品,让我读起来有一些生硬和费劲,许多文字我阅读了几遍,也没能理解作者所说的真正意思。或许是我知识过于浅薄,没有了解过多的电影史,才让我未能理解一些言论。但是书中的一些话语也带给我一些深刻的思考。例如,书中说,“摄影的美学特征在揭示真实,电影与生俱来就具有一种特殊的捕捉自然与生活的能力。电影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对于这句话,当我看到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很多想法,但是当我想记录下来时,却不知如何下笔。对于这段话,我想浅谈一下我的想法。有时候我觉得一部电影好看与精彩,通常同时都会产生一种特别的共情能力。很多时候我们憧憬电影里的美好结局,是因为我们生活中很少出现完美的结局,所以我们满足了内心的向往,电影不断往现实生活中靠近,但又永远不会与生活交叉,所以说,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我很喜欢电影,是因为很多时候,电影可以在那一小段时间里,讲完一个人一生的事情,电影比其他任何艺术都来的直接与明了,不抽象、不冗长、不张扬,实实在在。
除此之外,书中的长镜头理论也引起了我的思考。长镜头理论:“叙事的真实性是与感性的真实性针锋相对的,而感性的真实性是首先来自空间的真实”。蒙太奇理论的处理手法,是在“讲述事件”,这必然要对空间和时间进行大量的分割处理,从而破坏了感性的真实。与此相反,长镜头则在于“纪录事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要求“在一视同仁的空间同一性之中保存物体”。结合本学期的学习经历,我能对于这个理论是思考完全来源于实践。本学期有一个纪录片的拍摄,而纪录片的整体拍摄过程和整体内容都是有一个个长镜头构成的,正是由于这一个个长镜头,表达出主人公的真情实感,没有脚本和摆拍,所有的镜头都是主人公的真实经历和真实感受。
而在阅读这一章节中,有许多词句表达了一些电影创作者对电影的态度,所以我想摘抄下来。
·《奇遇》与随后的两部影片《夜》、《蚀》并称为“人类感情三部曲”。影片拒绝使用主观镜头,不再从剧中人物的视角去拍摄场景。这样既表现出人物与环境的隔膜和疏离,也阻止了观众对人物的认同与共鸣,大量的缺乏生气的空镜头也就充斥于整个影片。
·安东尼奥的《波河的人们》,将影片的重点放在人物,尤其是中上层社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并非以戏剧性的冲突来结构情节等等。考察每个人本身,揭示他的内心世界,从中看出他历尽沧桑以后——这包括战争和战争结束后的局势,现实生活中一切足以给个人和社会留下烙印的重大事件——在内心存留下来的一切,看出那种刚刚露头的不满心情,它大致地预示了后来在我们的心理、情感甚至道德观念上发生的变化。
他们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的电影创作者的电影态度,他们用自己个人化的电影语言创作出精彩的影片,表达他们对电影的态度和理解。而拍摄出来的电影的故事,也带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
行文至此,是我对这本书的部分理解,等度过这段忙碌的时间,我想深入的阅读完这本书,他带给我的思考和对电影的理解,或许是我看十部甚至一百部电影都无法得来的。我原以为我看懂了每一部电影,但是再看电影前,我并非了解导演的创作目的,就试图以观众这个视角来对电影进行评价。一部好的电影并非只有完美的电影画面和流畅的运镜,创作的目的,传达的信息更是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