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定个2017小目标!

勇敢的在年底换了一份工作,虽然很忙碌但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把自己从一个舒适的环境丢进一个陌生的领域看自己是否能快速适应和融合。

虽然有一些磨合上的阵痛,但成长不就是如此么。

达到了自己在半年前定的在工作上的小目标。并且,让我对于工作,有了全新的理解。

 当你觉得是在为自己工作,才能坚持和快乐一些

没有哪一份工作是舒适和不委屈的。

以前我看到“你以打工的心态工作,你就只能是个打工者,你以老板的心态工作,才有可能成为老板”类似这种话时,我是嗤之以鼻的。

老娘我又不愿意当什么老板,打工怎么了,我乐意!

可是,当我们真的以“为自己打工的心态”工作时,是不是会更容易坚持和快乐一些呢。

无论是工作的时间、工作的心态以及对于工作的期望。

老板只提供这个平台给你,你是愿意在其中蹉跎还是珍惜,是抱怨还是坦然,是麻木还是用心,全都在于你自己。

但选择不同,心态不同,你成长的速度和收获也真的会不同。

 心想才能事成。

我们都会对别人说,祝你“心想事成”。这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祝愿,而只有当你真的心有所想了,才有可能去把事情做成。

这是我看了《创富圣经》和自己的经历才相信的一个道理。

“心想才能事成”可以这么理解:

成功-是要有欲望,即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它属于那些有成功意识的人,失败属于那些放任自流而产生失败意识的人。

而化欲望为财富的六大步骤:

1. 确定自己到底需要多少钱;

2. 确定你为得到这些金钱付出多少努力;

3. 定一个得到这些钱的最后期限;

4. 制定一个实现目标的明确计划,而且不管是否准备好,都马上开始行动;

5. 列一个简单扼要的清单,列出一个明确的计划;

6. 大声读出清单上的内容,每天两遍。

我不喜欢所谓的”成功“,而是喜欢方励大叔说的那样“当你真的快乐了,顺便还能把钱赚了,才是真的成功!”。

以前,不知道在哪看过一句话,大意是职场上优秀的人,无法让工作和生活分的很开。

说句实话,我真的不喜欢。

我不想做工作狂,但我却想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好一些,快乐一些。

有一天我看到大冰在《乖,摸摸头》中讲一位女性朋友的职场故事。

作为职场白骨精的她,将公司的业绩做的风生水起,连老板都得哄着她,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工作狂,到了下班点立马切换到个人频道,换上便装和球鞋,运动完之后再去和朋友美食一顿,隔天依然是早起一族。

精力旺盛的让你惊掉下巴。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

快乐工作,才能享受生活,也唯有懂得生活,才会将工作做得更好!

他们本就是一对恋人,为何工作狂就是和“无趣“联系在一起呢。

工作之余,培养自己的“爱好”。一份可以让你越来越好的爱好。你会对工作有不一样的理解。

这是我看到三公子的一篇文章中她的一个观点,我很认同。

当她的副业收入远远赶超她的主业收入时,她并没有像其他人建议的那样直接放弃工作,反而会因此而更珍惜工作,将工作做得更好。

人就是如此奇怪的动物。

当你本份的工作都做不好的时候,你其他方面也真的很难做的出色。

 若你能发掘和发挥你工作外的优势,工作自然也差不了哪去!

如果说工作是千篇一律的枯燥,爱好就是美妙的后花园,是你工作累了歇息的港湾。给你能量让你更好的出发。

如果说工作是每天必须的一日三餐,爱好就是饭后的甜点和水果,让你有了更多期待和小惊喜。

如影随形的他们,才能让你更平衡。

既有社会角色的那个不得不努力的你,也有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展现和发挥的那个自我。

工作让你不脱离这个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有一份保障给你安全感。

爱好让你发现你不曾发现的光彩,让你更自信和有存在感。

虽然我才刚刚上路,却让我惊喜和感恩。

目前我还做不到副业可以养活自己,而最多只是一个零花钱的小惊喜,但已让我感恩这个时代给予每个不甘于平凡的人有机会去做自己。

互联网的时代,每一个个体即使再渺小,但若有梦想并且愿意去坚持,也会如古典老师所说,做一个”超级个体”,你真的也可以。

爆发自己的小宇宙,也让你因此认识更多优秀的人,获得更多你想不到的机会

2017年,在爱好上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

1 .每周六图书馆日,至少读一本书;

2. 尽量做到每天1500字的写作;

3. 每天半小时的英语学习;

4. 三茅打卡分享至少一周2-3次;

5. 个人知识体系的建构及课程分享。

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摄影,比如跑步。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娃今年就要上幼儿园了,好好带娃也是件头等大事啊!

哎,时间真的不够用,好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