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摘录:
1、当一个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只能面对自己的生命。这时候,很多不舒服的感觉会一个个浮现,甚至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虚空……当你停下忙碌的步伐,就必须面对自己,这是多数人不敢停下来的原因。
2、许多人都说希望享有平静,但也不懂为何受不了平静中的“无聊”,即使停下来了,仍不断试图找一些事物去填补那些空隙,这也就是为何人宁愿过着充满冲突的生活,也不愿单独面对自己。其实,面对自己,更需要勇气。
3、我们一生都在寻找某些人、事、物来满足我们的需求,从朋友、恋人、工作上寻找等等;然而,追逐这些消耗了我们大量的生命。事实上,没有其他人能满足我们这些需求,唯一能满足这些需求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大多没有觉知到这些需求,因为他们深藏在无意识里,外显出来的是:我们无法离开配偶、工作,甚至要孩子来满足我们的内在需求。
4、独处时,会让我们看到内在丰富的能量和创造力,要善用它,不要被困住,因为你本来就是自由的,要专注于此生的使命,好好写下生命的模板。
5、自在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最大渴望,只有通过单独与独处的洗礼,自在才会诞生。
6、社会从来不会尊重那些走捷径致富或者剥削别人而致富的人。一个人通过这样的途径拥有钱也必然会很快失去钱,那些钱会莫名其妙地从指缝间溜走。因为他剥削了别人,总有一天他要还回去——要不他还,要不他的孩子还——要付出代价。
7、感受到罪恶感其实是逃避责任的一种方式。你有罪恶感说明你还没有负起责任。“对,这就是我干的事”,这是负起责任的一种方式。
2个感悟:
感悟一:奥南朵说“独处与孤独是不同的”,我深有同感。当内心空虚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就会感到孤独无依,那怕身处在闹市的环境中也无法驱除内心的孤独。所以总会想着去做一些事情来填补这个空缺以避免孤独感。
而当内心充盈且平静能与自己很好相处,即使是独处也不会感到孤独。因此独处是给自己空间,而孤独则是面对自己时的一种感觉。
感悟二:奥南朵老师说:“人为了逃避,总是无意识地借着别人或别人的事把自己的空间填满,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感受心里的那份空虚和缺憾”。
奥南朵老师的话触发了我的思考。我觉得这种“空虚和缺憾”就是一种孤独感。促使我不断觉察自己过往种种的行为和无意识头脑的动机,也促使我在觉察无意识当中学会怎样面对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以获得内心的那种自在与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