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很渴望有机会出去学习,现在网络学习的机会太多,信息量大到我无法消化,只好学会不断做减法,学会选择与放弃。否则,知识没送进头脑,却先把垃圾装满了。
这个时代物质太丰富了,以至于一个长假什么都没长,只长了一身的肥肉。衣服沾满了几个衣柜,家里到处都是物品,不扔占的到处都是,扔吧又太新偶尔还能发挥点作用,于是这些长期被打入冷宫的物品却仍然占据着家里的某一个角落,哪怕落满灰尘。
偶尔,狠狠心,扔掉一部分,但家还是乱的,衣柜还是满的,穿衣服时还总是没有合适的衣服。
记得小时候,一家人的衣服就放在一个衣柜里,衣柜还是空空的。只好把其他的东西填进它的肚子,才显得没有那么尴尬。我们只有过年时才会添新衣,也实在不知道自己那时能有什么好换的衣衫,大概就是换季时才有一件很便宜的地摊货或母亲手缝的衣裙或棉袄。
那时候,家总是干净的,整齐的,即使不怎么收拾,其实也的确没什么可收拾的。因为家里的东西皆是目之所及,哪有什么可收拾呀。所以家家户户都显得很整洁。
现在,最头疼的就是东西太多,扔掉一波又来一波。我痛下决心,要做极简主义。但实施起来还是很难。好不容易收拾好的房子,一会儿就被孩子弄得乱做一团,刚美好起来的心情瞬间跌落低谷,想要重整河山的热情也荡然无存。只好告诉自己,接受现实就是最好的选择。
物质的过剩还在其次,时间的纷乱让人更加头疼。从没想过,有一天,手机闯入了所有人的生活并且亲密无间。无论干什么,我们都离不开手机。工作需要、学习需要、聊天需要、旅游也需要。直至现在,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时刻,推行线上上课,更是把手机和更多的人绑在了一根绳上。随时随地都要看看消息,生怕落下了什么重要消息。一会视频会议,一会网课,一会给学生批改作业,一会帮孩子提交作业,一会在线培训。总之,时间变得好凌乱,总感觉有一双无形的手不断推着前行。走或不走都不由你,你能做的,只是在这股洪流中被推搡着前行,像一具行尸走肉。忽然有点想念屈原了,多希望像他那样“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却是不能。心和身在两条线上走着,越来越累。
又想起庄子,他活得多洒脱呀。他能让人羡慕就是因为他活得明白、放得开。若想如庄子一样清明,还是舍得二字最能让人通透。无论世界多么纷乱,热闹是他们的。明白内心所要,舍弃浮世繁华,在心中种菊修篱。虽身居闹市,亦可享受心之桃园。忽然想到了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原来读懂一句话或一句诗可能只是某个瞬间,又或者需要用一生来解读。某一句话或某一句诗,或许也在等待着它的主人,
其实,无论世界怎么变,你知道你该怎么做就好。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