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从2015年12月31日开始写文章至今,已经240多天,其中有些天虽然写完了,但是属于自己并不成熟的想法(比如关于“脑子不清楚做优步司机都挣不了大钱”、“上班4年,锻炼思维和不锻炼的人如何从细节看出差距”),所以没有更新到公众号,累积算起来到今天,正好是第200篇文章。
在这200天里,我学到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
治愈拖延
升级思维方式
1
写文章治愈了我的拖延和懒惰
2015年平安夜,我在北京出差,在那个晚上,我开始思考我的工作对我的意义,以及我自己的价值。
我,必须做出点什么,从索取型变成为别人创造价值。
我决定要开始写文章。
12月30日,我又去出差,在回来的地铁上,路过大学城,我听到刚上车的两个女生谈论裸考四级没过的事情,一时间感触颇深,于是我决定就从写我最喜欢的英文学习方法开始吧。
从最初的探讨应该如何面对考研和英语考试,到长难句分析、考研英语文章中拆解、英语名著摘抄这些较为技巧性的内容,到写突破系列和注意力系列等从思维方式这个更加升入的层次探讨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学习这件事情等等,我的文章内容也越来越从技能传授走向原理和原则的深度思考。
不停地写,需要不停地输入思想,于是看了很多书。这8个月来,我看了17本书。
英文类:《哈利波特》第一二部、《动物农庄》、《超越感觉》。
心理学类:《影响力》、《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怪诞行为学》、《清醒思考的技术》、《拆掉思维里的墙》、《自控力》、《穷爸爸富爸爸》第一二部。
思维创造类:《从零到一》、《思考的技术》、《低智商社会》、《逻辑思考力》、《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算是完成了上半年的“新年计划”。这也是我第一个认真执行的新年计划。
我感谢平安夜的那个决定,如果没有那个决定,就没有写了200篇文章的我。可见,思想在不断运行,才推动了新年计划这个行动的完成。
2
坚持写作帮助我升级了思维方式
爱默生说
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他怎么可能是别的样子呢?
在不断的写作过程中,我也在逼迫自己进行思考,思考什么是我们这些爱好学习的人、渴望成长和提升的人,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的思想困境。
想把想法传递给别人,首先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写文章的200天可以说是治愈我无知、空虚、傲慢和幼稚的200天,是一个让我的大脑思想水平升级的过程。
想得越多,写得就越深刻,慢慢地,整个人的心境就变得更加成熟和开阔了。
看得书越多,越是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幼稚可笑。
从此以后,我养成了一个重要的习惯:不随意批评,先思考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
看到公园里的老爷爷老奶奶穿的花枝招展地跳舞,有的人看不过,批评人家,我却不是,我是坐在下面拼命地鼓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既然他们开心,又没有犯法,我们有什么资格批评人家;这样的爷爷奶奶活出了自我,做出了很多人不敢做的事情,这难道不应该给与热情地鼓励吗?
在英语演讲俱乐部里,我被一个成员呛声,我当时十分尴尬,如果是原来的我,肯定生气,心里咒骂这个人到活动结束。但是,经过思想提升的我,也就1分钟,立即转变了态度,我开始想,这个人好有个性,如果将来我的团队招募成员,我会安排她做什么呢?
思想的转变,大脑思维系统的升级,造就了天上地下的思考角度的差别。从不顾及别人只为自己一时爽,不经大脑脱口而出,到管好自己的嘴巴,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从讨厌怨恨到欣赏甚至列入合作名单,一个人的思维的改变,带来的不仅仅是心情的转变,更是人生机会的不断增加。
你多去鼓励,你就这样多了一个朋友;你没有诅咒呛你声的人,而是将其作为以后合作的备选,你的团队就多了一个在某些方面十分出色的人,你就这样推动了团队的发展。
我们很多人,就是太爱批评别人,而不严格要求自己,自己不敢做的,看到别人做就黑,自己做不来的,看到别人在努力,就贬低。成熟一点吧。
没有人是在批评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相反,那些默默追求自己的想法的人,要么拼命为别人鼓掌,要么结识这些人,然后一同在追求理想的路上狂奔,根本没有时间去批评,欣赏还来不及呢。更何况,思想成熟的人,早就升级了自己的大脑,脑子里的内存都用来思考如何提升自己了,早就删除了这些打击别人的程序。
3
小结
生活是由思想构成的,增加正确的思想,才能推动有效的行动。
没有写文章的过程,就没有我学习书中的知识,反思自己的过程,就没有反思后重塑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升级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推动了“新年计划”上半年部分的完成,算是第一个成功案例。
我们是遇到幸运和快乐还是遇到厄运和悲伤,在我们不能控制的因素之外,我们应该努力选择那些让我们变得更加快乐更加受欢迎的思想,提高自己抵抗未知的风险的能力。
如果你每天都活力四射,热情地支持周围的朋友、无私地帮助他们,大家都会喜欢你,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帮助你度过难关,也许是几句安慰,也许是为你介绍一个老师或者合作伙伴等等。这些帮助就是你对抗风险的资本,你的抗风险能力就会远远大于那些人人都讨厌、不愿意接触的人。
因此,选择正确的思想,不断输入,形成良性循环,推动行动发生和持续,才能实现“越努力,越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