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中山小学 邓倩倩
在观《24时计时法》这节课前的某一天,我点开了黄爱华老师对于精英团队两位小伙伴东莞送教的点评,印象最深便是黄老师的“开课三问”,老师直接丢问,学生明确学点,学习脉络开启。
今天这节课前的互动,黄老师让学生们再次观看预学时推送的微课,展示个别孩子课前完成的学习工作纸,还让同桌交流二次观看的学习所获。让学生明白“播放视频”是一种学习,“生生交流”也是一种学习,“师生探讨”还是一种学习。是呀,在课堂中,若不让学生先知悉学习的样态,很容易将“观看视频”变成图个新鲜的看,“生生交流”变成逮着机会的聊,“师生互动”变成极个别的学。所以有时用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往往也不能充分发挥出“学习最大化”的效用。
上课伊始,黄老师出示了这节课学习核心图,问孩子们:这图有许多美妙的地方?如果让你夸夸这张图,你会怎么夸?乍一听,以为来到了语文课堂,后面的内容听懂不懂不好说,这句肯定听懂了。整节课,老师都给了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从两两说,到多人说。我一般习惯性操作会是同桌说完,就请生上台展示说,但结果却是先请举手的一生上台,没让他先开口,却让台下的其他学生来猜他将要说什么?还有后面环节中,让学生投票完,先猜哪个柱子会是最高的?感觉这样很有意思,因为小孩的天性就是“爱猜”“爱想”,以此来调动孩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碰撞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最终揭示结果,铺开了学生表达的面,让更多的孩子慢慢加入这节课的学习,特别是未能马上进入状态,游离在课堂边缘的一小部分学生,这是我们常常会忽略的。
接着,梳理“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不同,黄老师一开始就提出了学习要求:黑板写不下,要找关键点,要学会概括。尽管语数学科不同,但有些真的是相通的。在语文学科中,让孩子学习概括也不是件容易事,往往会加入故事的情节,又或是抓不住事件的主要,显得冗长或简漏。“这个语言算不算是简洁的?有没有抓住核心词?核心词是什么?”类似这样的发问,都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从细处着手,刻意训练才行。再用上“心灵三法”:“吹捧法”——哇,你好厉害,这是学霸级别的;“激将法”——只会讲一个,体现不了我们班的水平;“静待法”——课堂上所有的想法都是对的,都是成立的。我觉得最后一法还需修炼,像有一句歌词唱到“等待让人等成迫不及待”,很多时候学生支支吾吾,让老师不想再等,可是让他坐下,你永远听不见这个学生他的想法、他的理解。等不及老师就要开口说答案,耐心在这里显得不足,还是要告诉自己再多等一等,哪怕他这一次只蹦出几个字。当我觉得这节课上站起来吐字迟缓的个别孩子一定说不个所以然的时候,黄老师却用他的耐心等出了孩子的见解。不禁想到,这些日子以来打磨公开课,学校师傅对我说的那两句“要读懂孩子的心,读懂她的想法,她的出发点”、“要捕捉孩子语言、思维、情感的闪光之处”。黄老师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每个学生“动”来,从发问——反馈——提炼——板书,是一次师生“大合作学习”,不停地给学生“挖坑”,你说我说、动手比划、生说师写,如此往复想搞不懂“24时计时法”都难。而且黄老师好像哆啦A梦,当遇到孩子说不上来的地方,张口就能来一个生活举例进行引导,他一定存了很多“法宝”,随时都能掏出来搭建学生认知的桥梁。
结课时,让学生投票对于课前已经看了学习视频,那么这节课的学习:A没有必要 B很有必要 C上不上都可以 。我想了想,如果是我的学生投了A、C这两个尬选,我会根据孩子的日常学情去判断,一方面会欣喜“哟,这孩子能自学,好省心。”另一方面会思考“只有他没能在这节课的学习里感受数学的美妙,课后我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帮扶他。”如黄老师说的,每个绿色柱子后面都是你的想法和见解。有时候不用问学生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不如做一次这样的投票,数据呈现出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也包含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
这节课,我观到、读到的:有数学的理性思维,却又不乏感性思维的重叠。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是直捣核心的层层剥笋。这节课,让我课中学“法”,课后带“法”,课上试“法”,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