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盹的好处
既然,喝咖啡这种方法不奏效,那打盹是否可行呢?
在睡眠过程中,根据脑电、机电和眼球运动等的表现和特征,我们把睡眠分成两个时相:一是让我们渐渐放松、恢复体力的慢波睡眠;二是让我们睡得更沉的快波睡眠。
晚上睡觉的时候,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交替出现,构成了完整的睡眠周期。而打盹,就属于浅度慢波睡眠。
打盹,和晚上躺在床上睡六七个小时不一样。比如,午休时间打盹,大部分人就是在桌上趴一会,或者在休息区躺着小睡一会。
效果却出奇得好,这短短的十几分睡眠,让我们在醒来后精神饱满,以最佳状态投入下午的工作。
打盹对消除疲劳、保持清醒的效果都优于咖啡因,持续时间也更长。
为什么呢?这就需要来了解下打盹的作用机制
可以说打盹的好处非常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降低患冠心病死亡的概率。
有数据表明,偶尔午睡的人患冠心病死亡的概率降低了12%,而那些长期有午睡习惯的人,患冠心病死亡的概率降低了37%。可见,睡午觉的人患冠心病死亡的概率,明显低于不睡午觉的人。
午睡除了能减少困倦感和降低疲劳感,清醒后的警觉性、逻辑推理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有所提高。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记忆与认知任务,午睡一会后的完成效果,甚至和晚上睡觉后的效果一样。
午睡还能提升人的幸福感。
因此,无论是前一晚没有休息好,借午休时间补个觉;还是为下午的工作留存精力,睡个午觉都是事半功倍的选择。
高效打盹法
那么,如果快速进入打盹状态呢?
介绍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听白噪音。
白噪音是一种有着特定均匀频率的声音。一般来说,我们会选取一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作为白噪音。比如,雨声、海浪声、风吹过树林的声音。这些声音非常柔和,能让我们感到放松。
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白噪音有助于睡眠。他们随机选取两组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发现80%的新生儿在白噪音的背景下,5分钟就能入睡;而没有白噪音的一组,只有25%的新生儿能自然入睡。
现在,一些医院也会用白噪音改善ICU患者的睡眠,减少患者夜间醒来的次数,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白噪音还可以改善居住环境中的睡眠质量,降低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因此,白噪音非常适合我们中午想在办公室打个盹的时候使用,因为,无法保证工作环境绝对的安静。
我们可以带上耳机,播放一段白噪音,这样窗外的车流声、室内的脚步声,甚至隔壁装修的声音,都不会影响我们打盹了。
第二种方法,是正念冥想。
首先,要注意打盹的时间。
我们的身体是有节律的,一般清醒后,每隔四五个小时,就会迎来一次疲劳高峰。
如果,我们每天早上7点起床,那么中午12点打盹就是最佳的时机。
这个时间正好是饭后,经过一上午的工作,再加上餐后血糖的升高,人们会感觉犯困。因此这时候打盹,比其他时候的睡眠效率更高。
其次,要注意打盹的时长。
打盹的时长以10至20分钟为最佳,时间太短根本起不了作用,无法改善精神状态;时间太长会让人产生睡眠惯性,让我们醒来后更加昏昏沉沉。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经常在白天犯困,就需要养成定时打盹的习惯,把午休安排在12点至14点之间,并且控制好打盹的时长,以10至20分钟为最佳,必要时利用白噪音或者正念冥想,来帮助我们快速进入打盹状态。
打盹,既然有这么样多的好处,我们不妨尝试一下。
恢复体力与精神,做一个短短小的动作~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