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是几年前的一篇旧文,那时,我因腿疾困于家中,百无聊赖。去年下决心做了关节置换术,如今已可正常行走,诸位简友无须担心。)
近几个月,由于左膝关节处(透视结果说是“左腿胫骨平台两侧”,我的感觉与理解就是膝关节处)“骨刺变尖”,每一走路,那“尖儿”就刺痛得厉害,行走很不方便,所以很少外出,老了老了,居然成了很“潮”的“宅男”,每天除了上上电脑,看看书,就是在窗口“卖呆”,但就是这一卖呆,却让我如同旅游一般,发现了另一个“世界”。
我居住在我们这个城市最宽畅的九澧大道旁,九澧大道是进入市区的主要通道,每天车来人往的很是热闹,刚搬到这里的时候我还很不适应,因为车太多,晚上总是难以入睡,但一段时间过后,居然没有汽车声还睡不着了,就像相声里讲的那个住在每晚迟归脱靴扔靴声很大的小伙子楼下的那个老人一样,开始时是被弄得胆战心惊,不能入睡,而后来习惯了,没有脱靴声还就是睡不着了。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一天中午,我刚吃过午饭,走到窗口,不经意间,看到一个人坐在马路牙子上正吃着饭,那人大约四十来岁,瘦瘦的,平头,穿着很简单,短衫,拖鞋,从他身边那张着口的蛇皮袋子来看,应该是个拾荒者。他左手端着一个盒饭盒子,那里头是白米饭,右边地上还放着一个盒饭盒子,里头自然是菜了,但具体是什么菜,则看不清,估计不可能是山珍海味,只可能是一些家常菜肴而已,只见他一忽儿正坐着扒一口饭,一忽儿又侧过身来从地上的饭盒里夹一口菜,吃得很是认真的模样。作为摄影爱好者的我忽然想到,好长时间没有外出采风了,这不就是很好的题材吗?于是赶紧拿来相机,调好模式,对好镜头,拍将起来……于是,一组反映底层劳动者生活的组照《一个人的午餐》就发到了网上,很快,有很多网友跟帖评论,有的说:“不错。关注社会底层人物。”有的说:“现实很无奈。”有的说:“很好的一组纪实片。”还有人说:“可怜的人。”这组片子被网上评为了“精华作品”。
也是一个中午,我依然是闲站在窗前,就在离上次拾荒者午餐不远处,一对老人走过来了,他们并排坐在了马路牙子上,相隔大约一米来远,右边的那位着玄色衣服,戴黑色凉帽,左边的那位着白色衣服,戴白凉帽,似乎相约好了的一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起先两个人坐着没动,一会儿之后,着玄色衣服的老人动了动左手,似乎说了句什么,紧接着,着白色衣裳的老人则动起了右手,只见他一忽儿扬起手掌挥动着,一忽儿举起一根手指头,一忽儿又是四根手指头,说到兴头上,还双手舞动起来,带着白凉帽的头也随着手挥动的方向轻轻地晃动着,好像领导作什么报告一样,煞有介事的。这次从一开始我就拿来了相机,一直“跟踪”着他俩,直到他们离去,细数,又拍了好几十张片子,整理一番,选出几张,起名《马路边的对话》,发到了网上,网友评论说:“事情不大却很有新颖又有意思。”
最有意思的还是前几天,当然,依然是午餐后,一个年轻人将一辆两轮摩托车停在我窗外的马路边,那年轻人屁股斜靠座凳,两脚则蹬在马路牙子上,手中拿着手机,不知是发信息还是看手机报,但那姿势没坚持多久,他就开始两边张望起来,看样子似乎是等着什么人。我当然不敢怠慢,赶紧拿来相机“偷窥”。还好,他的姿势没什么多的变化,要知道,仅仅依靠一辆摩托车,不管什么姿势都不可能持续多久的,只见他一会儿将整个臀部坐上座凳,一会儿又将一只脚搁上去,再过一会儿干脆摆成骑车的姿势,后来大概是累了,还将头靠在车头上打了一会儿盹,但时间不长,又抬起头来四下里张望一番,其间有一阵,他还离开摩托车往较远处走了几分钟,不知干什么去了,因为那也离开了我的视线,但估计没走多远,很快就回来了。就这样,一个钟头过去了,他什么也没有等来,终于悻悻地似乎很不情愿地将摩托车开走了。于是我想,他是不是在“等待戈多”呢?于是我将这一个钟头的辛苦所得整理一番,检出十多张,编成“微型摄影小说《等……》(或《焦灼》)”发到网上,这下网友们发言的也不少,有的说:“原来还可以这样纪实的。”有的说:“只要有心,身边的人同样有趣。”……
现在,我的腿病还没有痊愈,依然不能外出采风,今年已经错过了好几次机会,本月底还有一次,估计还是不能成行,但没有办法,只能暂时当好“宅男”了,只是希望有更多的好场面能出现在我的镜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