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有幸接触到一些台胞。虽然没有异乡漂泊的经历与惆怅,也不曾有过游子归来、骨肉团聚的拥抱与热泪,但我还是被深深地打动了。
拳拳游子报国心
也许是血脉相承的缘故吧,生长在他乡的任国豪先生仍然保持着炎黄子孙那种勤奋、求实、执著的性格。任先生祖籍河北省辛集市前杜科,1960年出于台湾,如今在美国经营电脑公司。自1991年以来,多次随父母一道回故乡辛集。一面寻根问祖,一面考察评估投资项目,想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把力。
第一次回来,任先生在生活、环境等诸方面有些不适应,但他怀着一颗强烈的报国心,克服种种困难,坚持考察评估项目,对家乡经济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任先生说:“这块热土是我的祖地,有我的根。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实事,是我和父亲两代人多年的愿望。
经过几番实地考察评估,任先生选定家乡的传统产业一—皮革。他决定先投资10万美元,建起高水准的裘革制服厂,以后再继续发展。任先生在投资建厂的申请中写道:“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愿望!”
任先生在谈及台湾生活时深有感触地说,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扬眉吐气,才能挺起胸膛。中国人自古以勤劳智慧著称于世,如今华人科学家更是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在美国,有相当一批高科技人员是华人。中国人并不比别人落后。
任先生就要离开故乡了,我们请他留言。他紧握毛笔,神情庄重地挥毫疾书,雪白的宣纸上留下了一行饱蘸浓墨的大字:“身为一个中国人是最光荣的。”
浓浓乡音总关情
60多岁的台胞耿老先生在台湾生活了40多年,家乡话居然一点也不生疏,真正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随耿先生来大陆探亲的还有他20岁的女儿。耿小姐虽然自小生长在台湾,竟和父亲一样,说一口流利的辛集方言。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身在台湾的他们怎么能讲如此地道的辛集方言?耿老先生道出了其中的原委:1949年耿老先生去台湾时,来不及与已有身孕的妻子告别,匆匆忙忙远走他乡。这一去音讯隔绝长达40多年。40多年来,耿老先生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家乡的亲人,思念他那不知是男是女、未曾见过面的孩子。对家乡、亲人强烈的思念使耿老先生保持着家乡的习惯。他坚持说家乡话,并以此要求在台湾的亲人们也说家乡话。
耿老先生说:“讲家乡话是为了不让孩子们忘记家乡,日后能凭借乡音找回故乡,找到亲人。这样,即使我在有生之年不能回到故乡,死后也能随孩子们魂归故里,回到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我们在场的所有人被耿老先生这一席话深深地感动了。
两岸梨园一脉承
去年的一天,座落在闹市区的辛集宾馆里,不时传来阵阵掌声、琴声及韵味十足的京剧唱腔,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倾听。
原来这是台湾原海光京剧团著名月琴师王吉福先生与天津京剧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少良先生以戏会友,共同切磋祖国京剧艺术的场面。
王吉福先生来辛集探亲时,适逢天津京剧团马少良先生领衔演出。40多年了,能在大陆欣赏著名京剧艺术家的演出,对王先生来说,真是一桩喜事。他改变了原定的探亲计划,推迟了返台日期。马少良先生的演出,王先生场场必看。
出于对京剧艺术的热爱,王先生再三表示,希望能和马先生见上一面。马先生知道后也表示,无论演出多么繁忙,也要满足台胞的要求。
天津京剧团的乐队首先奏起《白蟒台》里的一段二黄。年逾花甲的王先生情不自禁地唱起来。他那婉转的唱腔,赢得了阵阵掌声。马少良先生也抖擞精神,登场献艺,他那字正腔圆的马派韵味,亦引来阵阵喝彩。
两个小时的相会,匆匆即逝。王吉福先生再次与马少良先生紧紧拥抱。王先生激动地说:“我一定把今天的盛会带给台湾的同仁,让他们一起分享我们的欢乐。”马少良先生不胜感慨地说:“我有两个师叔还在台湾,我常想念他们,我盼望能早日与他们相会。”
无限风光夕阳红
辛集宾馆里灯火辉煌,一派喜气洋洋,回乡探亲的台胞王国川先生与当地退休职工李玉兰女士的婚礼正在这里举行。
年逾花甲的王先生,自幼父母双亡,孤苦无依,与弟弟流浪街头,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1949年去了台湾。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以来,王先生先后4次回乡探亲。王先生深为大陆几十年来的建设成就所感动。他非常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曾多次为新上项目免费咨询。遗憾的是,王先生在台湾几十年,一直是孤身一人,晚景不免有些凄凉。辛集市台办了解这一情况后,热心为王先生牵线搭桥。几经周折,终于促成王先生与李女士的秦晋之好。
李女士中年丧夫,一人把5个孩子拉扯成人,饱经人世沧桑。共同的命运使两颗孤寂的心连在了一起。
婚礼上,新郎、新娘对政府的关怀表示深深的感谢。夫妻表示要为繁荣家乡经济,为海峡两岸早日统一奉献余辉。
长按二维码关注辛集壹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