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大学的时候,常常会喜欢一些很直率的情感表达。那时候自己周围的爱情是朦胧的,所以我常常很羡慕那些能把自己的爱恨直率地说出来的爱情。
那时我们喜欢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们喜欢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直率的情感表达和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勾画出我们青春时对爱情的憧憬。
中间几年,我远赴海外攻读学位,有四五年没再细品过诗词中的深意。不知何时心下忽然兴起,我从故纸堆里又翻出了多年前收集的一些诗词。
重新读过,咀嚼之下又是另一番光景。
这四五年我长大了很多。我从一个有什么想法都要说的男生,成为了一个连在父母面前都能克制住自己情绪的人。和家乡与亲人远隔重洋,孤独自然也让我不如从前坚强。在异国他乡总是要小心翼翼地生活,心里的酸甜苦辣也不好全都和身边的朋友倾倒。总是会有几个瞬间,让我心下难免生出几分凄然,但是却又没办法和别人分享。
今天又读到几句诗词。这几句是从前就耳熟能详的,只是今天细想之下竟然品出一些诗句之外的意思来。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煜的词我向来是很喜欢读的。他的词刻画了一个志得意满的精神大厦的崩塌与自省。
我不能说我和他完全一样,我失去的远没有他的多。相比他而言,作为一个现代人我要幸运太多。但是每个人都是有过和李煜亡国之痛类似的经历的,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这种“相思”,是对过去的自己的拷问,也是对现实的无可奈何。懊悔和自责的心情和人的自我保护机制相互攻伐,自然也是千头万绪没有办法理清。一寸相思里,太多话要讲。
下半句“人生没个安排处”是我个人认为描写茫然感和无力感最刻骨的句子。很多人在失去一些东西之后,总会说,我怎么这个都做不到,我怎么那个都留不住,我怎么谁谁谁都比不过。但是当人们说出这些具象化的无力的时候,在表达懊恼背后往往隐藏着被安慰、被重新认可的渴望。比如说,如果一个男生说,“为什么我都这样做了,女友还是会离开?”,这时他总是会希望有人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她离开你是她的损失。”
但这里,完全不一样。
当一个人说出自己在人间都没个安排处的时候,你会觉得想要安慰他都无从下手。他不会说自己相思如狂,也不会说离愁春恨。他从不提起自己有什么而又失去了什么,因为这些对他都已经太过遥远了。当你问起他心头那百转千回的思绪,他只能笑一笑,说:
“没什么。只是,人间之大,没个安排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