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如何开头。
那就从十年前开始吧。
2011年9月,我像个傻瓜一样,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刚毕业,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全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当时的运营经理,在钟表销售行业,有机会成了个小透明。
人嘛,尤其是我这种刚毕业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在一个十八线小城,有这样的机会,我很珍惜,没有顾客的时候,我把品牌知识背诵的滚瓜烂熟,凭借大学广播站里锻炼出的口才演讲能力和还算充分的准备,在公司各种企业文化活动中,留下了一丝痕迹。
于是,新开店团队中,有了我的名额;店长竞聘,我也往前凑;培训师、运营专员,各种销售以外的角色,我尝试了遍...挺胸抬头,昂首阔步,我走遍了公司各个部门。最终,在2016年,单位退出小城市场舞台的时候,把我招回了省会分公司,进入市场部,负责活动策划执行。
异地工作,刚开始时,我像个北漂一样坐火车上下班,一年后,我败阵,不成啊,时间都搭在路上了,和爷爷商量了一下,我在省会租了房子;又一年,在同事的怂恿下,我秉承听人劝吃饱饭的原则,咬牙在三环外买了房子。又一年,把爷爷接到省会,祖孙二人实现胜利大会师。
你以为的岁月静好就来了?
不。
岁月刚刚开始对我进行打磨。
爷爷的身体状态越来越不好。我虽心急如焚,却也无计可施。好多人劝我,送敬老院吧。我不同意,就算我不是专业护理,我也比敬老院强吧,至少,我会让爷爷的晚年,更有尊严。新房没住多久,我从房主变成了房客,是的,我把家搬到了公司附近,方便中午回家照看他。
于此同时,更令我焦躁不安的是我的事业,好吧,我的工作,进入瓶颈很久了。我没有再成长,而是一直在消耗自己,我甚至觉得我两年前的文案,都比现在的好。坐吃山空很可怕。
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已经十年过去了。
我今年34岁。
34岁,未婚,大龄,剩女。
这不是一篇征婚,我们言归正传。
我充分迫切的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下去,是因为爷爷的身体,也是因为自己日益觉得吃力的工作。混日子固然简单,但我偏偏有个自我内卷的毛病,总是会拿自己的同期作比较。
优秀员工也拿了,华为手机也中了,年会讲台也上了,人生高光时刻这就过去了?
不要。我还年轻呢。我要做的事情,应该才刚刚开始才对。我应该更强大的。
于是,在今年8月,我开始进入疯狂的知识付费入群学习的状态。每天分享,写作业,讨论,改变了我原来的非工作状态,神奇的是我并不觉得疲惫,反而更加充实。我交到了很多朋友,社恐综合征的我,在线上很活泼,我得到了很多超值的奖励,也遇见了愿意帮我的伙伴,教我如何更好的照顾爷爷。
本以为懒癌晚期的我,竟然也渐渐勤奋了起来。9月,我加入了关注已久的007,报名志愿者,以总导演的身份组织开营仪式,我居然在社群中找到了自己当初的工作状态。开营仪式结束后,我很认真的进行了自我复盘,也看到了线上社群活动与线下活动的区别,社群运营引起了我的兴趣,让我有意识的去想,怎样能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与此同时,我的人生罗盘,在这短短的两个月,不断的复盘迭代,虽然依旧没有找到明确的方向,但至少,我已经开始了思考。
故事的最后,我想偷懒的用我上一篇文章的结尾。
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但我却觉得,要把眼前的苟且,活成诗,才有能力去到远方。
远方有什么,去了才知道。
去远方的能力,要当下来塑造。
我庆幸,自己并没有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我欣慰,自己依然有打破重塑的孤勇。
我欢喜,在这第十一个年头,我依然有梦,依然执着。
我感恩,有朋友愿意倾囊相授,帮助我陪伴我成长。
我不会,等到某一天再跟自己说我“本可以”。
我已经,为我下一个十年,活在当下。
谢谢。
完结,撒花。
但,下一个故事,
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