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作者
朱建军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与治疗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意象对话技术创办人,解梦领域的领者,研究释梦30年,被尊称为“朱洛伊德”,著有《梦的心理解析》《梦内心的声音》《解梦》《解梦500例》等作品。
二、本书简介
梦是潜意识的“信使”,潜意识对人的行为有着重大影响。通过解梦可以:
与潜意识连接,探知自我,梦就像我们人格上开出的鲜花,走进我们的梦,就是重新了解我们自己。
厘清内心冲突,悦纳自己,梦是心灵的艺术创造,看见平日被“藏”起来的重要感受,悦纳更完整的自己。
读懂身体信号,预防疾病,某些噩梦,可能是心理或身体疾病的警示。
朱建军老师浓缩了自己研究解梦技术30 年的精华,大道至简地教大家如何解梦,以及如何通过梦来和自己的潜意识对话。愿更多的人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所在世界,过清醒人生。
三、心得体会
读书用时:1天
读书方式:阅读+听书
字数: 11.7万
思维导图:
重要知识点回顾:
1、晚上入睡以后,我们会活在一个感性形象思维为基础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用原始认知方式去理解这个梦的世界。不管何种视角,心理学家们公认梦是一种象征性语言,解梦的目的是要找到梦背后的象征意义。
2、总体来讲,我们的理性思维是客观的,会帮助我们如实地认识物质世界,而我们的原始逻辑,以及建立在原始逻辑上的原始认知是主观的,它们看到的世界和实际情况也许并不一致,但是能更好地反映我们的内心,更好地把我们的情感、情绪和其他内心活动反映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现实的逻辑思维看作对物的思维,而把原始逻辑和原始认知看成关于心的认知。
3、梦的表达风格不同不会影响我们对梦的解释,因为做梦者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意义是什么。只不过,如果我们在为一个人解梦前,了解了他的梦的表述风格—喜欢做短梦还是长梦,喜欢用有现实感的方式做梦还是用诡异的方式做梦,我们会更容易把握住梦的方向,分析也会更准确一些。
4、很多人的人生都可以用解梦的方式来解释,我们会发现他们生活中的很多事件都是象征,都有着各自的意义,而这些象征意义和他们的情绪、情感、生活以及人生是密不可分的。在解梦时,不要误以为给做梦者一个自圆其说的解释后就完了,实际上,它可能仅是众多层面中的一个而已。
心得体会:
1、朱老师不仅将释梦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讲解和分析,同时还针对一些常见的释梦问题进行详细解答,除了很多理论知识,还通过大量案例让读者对释梦的方法更加清晰。
2、虽然朱老师没有提及太多意象对话的内容,但对于意象的解读做了大量说明,毕竟梦也是用意象的方式与做梦人进行沟通,完成潜意识给意识的指引、提示和连接。所以利用意象对话的方式,同样可以进行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