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顶思考帽》是由“创新思维学之父”爱德华·德·博诺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很早之前就在工作场合中听到他人对于本书思维逻辑的简单介绍和推荐。碰巧计划用“飞书”梳理文章的阅后笔记时候发现“飞书”上提供了非常多该方式在会议讨论等场景可以直接使用的系统且完整的应用框架。
可见这本书的内容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及广泛传播、应用,但最终在不同的企业、场合、项目中具体如何开展,以及开展的成果如何还暂未了解到。
但,不可置疑的是这种“平行思维”工具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改变大家传统的思维习惯,或者更加直接产生的效果就是让整个思维/思考方式更加有序、系统、全面,能够保证不遗漏、不混乱、不重复、不绕圈的同时尽可能去获取问题解决的最佳方式,并提高不同议题的讨论效率。所以它的本质核心其实是“往前走”,而非在就问题/事件的本身展开无休止的“原地打转”。
整本书的撰写结构十分清晰,通过对不同颜色帽子代表含义先以简单的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导入说明,而后结合简单的场景例子进行内容的细化分析。
今天也通过思维导图先对本书的框架进行梳理同时呈现了在阅读期间所摘录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摘录的原则一部分是由于本身对于知识点的精要概括即有力论证,另一方面是与自身日常工作场景产生联想链接,发现部分内容是在工作场景中经常会遇见的关乎“人”及“事”的常见心理、误区、质疑等。
简单分享关于上述摘录的关键内容与工作场景的联想链接:
【事实和数据】很多被认为是事实的东西,其实不过是人们认定的评价,或者根本就是当时的个人观点,因此需要建立上述的两层结构体系:一个是认为的事实,一个是核查的事实。
场景:工作场景中的隐性人际关系。
人们容易受到一而再再而三相同言论的传播影响而失去自我判断力。当同一种个人观点被至少三个周围不同人所提及的时候,最终就会变成一种既定的客观事实存在,甚者成为证明其余事件行为发生的论证依据。而这种情况非常容易在工作场景中的隐性关系网中出现并产生连环效应。但是当我们自身跳出工作场景的时候,换一个场景,例如娱乐圈某热搜事件,我们可能会站在非常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某一“一边倒”言论,反而会选择去等待和相信“核查事实”的出现。就像是法律上说的,舆论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或好或坏,或真或假,但无法成为证据之一。我所理解的“谣言扼杀在摇篮里”一定是基于事实的公开及公信力的产生,而不只是停留在要求不发言、不评价、不传播上。
【愿景先行】愿景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愿景包括项目收益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即可以做,值得做。
场景:与目标客户之间的合作达成。
大到国家未来建设愿景,企业未来发展愿景,小到个人成长愿景。书本中说,一个好的销售之所以能够达成交易,就是因为他提出了一种与客户共享的奇妙愿景。而在达成这种共享愿景的前期一定是聚焦在自我愿景的基础上,不断传递、解释、分析、调整、磨合的过程中,双方达成了对于愿景的一致认可的基础上然后进入下一步的谈判,所以有些时候的确在语言传递和未来图景的描绘上能够为达成合作起到根本性作用。
人们总是容易甚至希望,或者清醒着希望听到或看到关于未来美好图景的描绘,并为其心甘情愿的买单。倒推现有的科技产品、电子产品,出现的当初一定不能否定有愿景的驱动吧。
【使用过度的问题】1-批判很容易。有些人喜欢只批判而不提出建设性意见。2-有些人的自以为是和自我形象就建立在不分场合的批判上。例,如果一个创意95%都很棒,人们总是倾向于关注不那么棒的5%部分。
场景:某议题的共创会/某方案的同步会
单纯的批判是没有任何出路的。我们在参与很多的共创会及同步会上,更多的会听到来自同事/伙伴质疑、否定的声音,而在会议现场猝不及防的质问往往容易让我们思路停滞,哑口无言,下不来台。也许当我们回过神来,或者及时的当下,更加希望的是能够听到紧跟质疑、否定的声音后面的建设性意见、想法或思路。讨论会/共创会/同步会一定不是一个自我表演的舞台,无须任何自以为是和自我形象建立的呈现,所有上述的行为只能带来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以及情感的损伤。纯粹的状态去参会、专业的身份去提问,而不是在发言的背后有私欲的驱动,在公开性场合(领导在的场合)则倾向利己局面的构建,例如为表达自我想法、思路之前做足利己甚至变相拉踩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