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NO.12──范丹燕

补充阅读

双赢关系

以双赢品德为基础,我们才能建立和维护双赢关系。双赢的精髓就是信用,即情感账户。没有信用,我们最多只能妥协;缺乏信用,我们就无法开诚布公,彼此学习,互相交流和发挥创造性。

但是如果情感账户储蓄充足,信用就不再是问题,已有的投入让我们相知相敬,我们可以全神贯注于问题本身,而不是性格或者立场。

因为我们彼此信任,所以才能坦诚相待,不管看法是否一致。不论哪一方阐述什么样的观点,另一方都会洗耳恭听,力求知彼解己(习惯五)后共同寻找第三条道路,这种协作的解决办法让彼此都受益。

充足的情感账户储蓄和对双赢模式的共识是产生统合综效(习惯六)的理想途径。这种关系不会让问题虚化或者弱化,也不会让意见上的分歧消失,但能够除去那些分散精力的消极因素,如对性格和立场差异的过分关注,从而为实现双赢创造出有利于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合作氛围。

拆页十三

来自《第七章 习惯四 双赢思维》

P239

双赢协议

关系确立之后,就需要有协议来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这种协议有时被称为“绩效协议”或“合作协议”,它让纵向交往转为水平交往,从属关系转为合作关系,上级监督转为自我监督。

这类协议在相互依赖的交往中应用相当广泛。习惯三中的我协助小儿子清理庭院的故事就是一例。当时我们列举的五个基本要素适用于所有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如雇主与雇员、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企业与供应商。这些要素帮助人们有效地明确并协调彼此的期望。

在双赢协议中,对以下五要素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预期结果:确认目标和时限,方法不计。

指导方针:确认实现目标的原则、方针和行为限度。

可用资源:包括人力、财力、技术或者组织资源。

任务考核:建立业绩评估标准和时间。

奖惩制度:根据任务考核确定奖惩。

这五个要素赋予双赢协议重要意义,对此的理解和认可使人们在衡量自己业绩的时候有据可依。

传统权威型监督以赢/输为模式,是情感账户透支的结果。正因为对预期结果缺乏信任和共识,才不得不一遍遍地检查和指示,没有信任,就想对下属时时操控。

如果信任存在,你会怎样做呢?对他们放手,只要事先制订双赢协议,让他们知道你的期望,接下来只要扮演好协助与考核的角色就好。

自我评估更能激励人上进。在高度信任的文化氛围里,自我评估的结果更精确,因为当事人往往最清楚实际进度,自我洞察远比旁人的观察和测量要准确。

「I,重述知识」(必选)

分析科维先生与孩子的故事,找出故事中双赢协议的五个要素。然后用你的语言解释双赢协议及五个要素。

【故事中的双赢协议五要素】

1.预期结果:7岁的儿子自己担负照顾家里花园的责任。

2.指导方针:草地绿油油而又整洁。

3.可用资源:用水桶、水管或喷壶浇水,爸爸有空的时候会帮忙

4.任务考核:每周两次,孩子带爸爸巡视整个院子,说明工作成果,自己为表现打分。

5.奖惩制度:零用钱。

【双赢协议】

在达成了双赢的目标下,需要设立一个协议来约束彼此之间的行为,这个协议就是双赢协议。

【双赢协议五要素】

1.定目标:明确此事的目标。就像道路尽头的目的地在哪儿。

2.有原则:给目标设定方向感。

3.盘资源:盘点自己有哪些资源可用,不要错过任何资源。

4.设考核:要定期对事情进行评估,以便检查事情的进度或行动方向有无差错。

5.给奖惩:对不符合预期的情况要有一定的奖惩措施。

「A1,激活经验」(必选)

请回顾在你过去与孩子约定某件事,或者与下属约定某件事时,你是怎样做的?这件事最后达成了吗?

【约定的事都是没有然后了】

我在今年9月份跟孩子约定了她自己每周给自己卧室拖地1次,实际上执行了两周之后就没有了。

我反思是我在考核这部分做的不好,我基本没有去检查过她的劳动成果,这样就不能帮助她养成习惯。

「A2,规划运用」(可选)

你和孩子之间或者和爱人之间,一直有一件事彼此间步调不一致,你希望他们改变一个什么你不喜欢的习惯,这个习惯改变后对他们有益。请规划一下,如何与他们达成双赢协议。

【写作业前先清理桌面】

我们孩子写作业是怎么都能写,在哪儿都能写,有时候写的作业下面垫着乱七八糟的东西也能写。

我希望她能做出改变,这个习惯改变后也有助于她。

1、定目标:孩子每次写作业前都自发地对桌面进行清理。

2、有原则:桌面只放与正在写的作业相关的东西。

3、盘资源:有书柜、床头柜可以放学习用品

4、设考核:本周在写作业前喊妈妈来检查书桌的整洁程度。

5、给奖惩:本周表现好可以奖励她看一集动画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