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们趁休年假,凑了几家去南方旅游,为了省钱,报了个三流旅行社的购物团。
倒是便宜,品质就可想而知了。走马灯似的转来转去,景点没怎么看,光顾着逛购物店了。消费吧等于花瞎钱,不消费吧,人导游赚不到提成直接影响收入。导游就把脸拉的比驴都长,还冷言冷语指桑骂槐。搞的哥们心里特憋屈,肯不得跟谁干一架。
住的也很糟糕,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都差。合同上写明了是三星级,这是什么星啊?唾沫星吧?跟酒店说不上,跟导游理论,人家爱搭不理的,说我们这里就是这个标准,后半句是爱住不住,嘴上没说出来,但脸上带出来了。
这叫一搓火!满肚子火药,要是有个捻儿点着了,一准窜太空里去。没想到,这个捻子还真就被点着了。
在餐厅吃饭的时候,都挤在一个大厅里。因为屁大点事,跟边上那桌发生了摩擦,另一个旅游团的,赶在一块了。要是在平时估计两句话也就过去了,可那边的人可能也都正郁闷呢,所以很快就吵的升级了。双方导游也良心大大地坏了,眼睁睁开着双方从唇枪舌剑到动了拳脚。
幸好那里治安还不错,警察很快就到了。
警察把我哥们和对方叫到一个单独房间,把双方的身份证要了过去,看了一遍,接着用力的又看了一遍,然后换了轻松表情,问道:你们不认识吧?
双方都摇头。心说这不废话吗,认识能打架吗?
警察说:那好。我先念一下你们身份证上的住址啊,某省某市某街道某小区……还用我全念完吗?
然后把身份证丢给二人。这哥俩刚才听到时候就觉得不对劲,那不是自己住的小区吗?
警察叹了口气说:你们二位也真够可以的,一个小区的,单元门都挨着,跑几千里出来打顿架……
哥俩都觉得挺不好意思。所谓不打不相识,只不过这架打的真挺远。后来哥俩成了朋友,时不常的还凑一起喝两口,说起这事都挺乐,挺感慨。
小的时候在老家,村里的人都喜欢串门,不论住的远近,不论是否沾亲带故,没事的时候去别人家串串门,借点酱油还点醋,拉拉东家长西家短,保持着最基本的联系和交流,碰到事的时候好说话,走的再近点也好相互帮衬。
到了城里都住进了火柴盒似,人跟人近了很多,脚后跟碰后脑勺,墙两边咳嗽都听得见。但是能够认识的很少。也总是把同一小区说成“一个村”,但是跟以前那个村没法比。
我曾经住过两个小区,每个都将近十年时间,但是跟邻居接触很少很少,多数混个脸熟就算不错了。到有电梯的高层里更加突出,一梯的几户也就见面点头说话而已,肯定不会有串门的。
城市就是这个特点,即便是很近的亲戚之间也不能想农村那样串门。聚个会啊都到饭店去了,简单方便。但是那个味道和感觉就差的远了。
住的近了,心却远了。挤的热闹,人情却冷了。
人从远祖那会就是群居动物,社会的人也需要相互帮助,需要相互温暖。人离的远,凉;心离的远,冷。
所以,我们能不能离得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