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人们常常下决心“不改变”
1 如果成为别人,自己就会变得很幸福快乐。
羡慕别人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自己被给予了什么”,却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自己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在一味关注着“自己被给予了什么”,你就自己“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有句话“无人想作恶”,就如我们说的坏人,但是纯粹意义上想要做“恶=没好处的事”的人根本没有,只有人为了某种好处才会做某些事的,尽管在我们看来那是坏事,但对其本人而言却有好处。
相应的,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是因为这种“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这里的“善”是指对你有好处的(比如相比去运动,躺在床上很舒服,这个舒服就是好处)。
2 人的性格或秉性可以改变
这里的“性格或秉性”在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来说明,是指“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因为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个人的生活方式,所以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会因为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所以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不能改变”即是缺乏“获得幸福(或改变)的勇气”。
3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哲人有一位年轻朋友,虽然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实际上,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这样做可以避免出去被人评价,更不用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
假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做了才会有所发展。所谓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如果一直不去投稿应征,那就不会有所发展。
过去已成事实,人生取决于当下。“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