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周记
一、反省才能成长
1、对于前三周反思的再反思
继续每周徒步,精神明显变好,更有能量。
前一晚就做好准备这件事,好像还是没有做得很好,我有时有点拖延,想着明天再做好了,让XX自己来做就好,明天就会变好。我好像还没有很在晚上时段将自己的调整好
1、制定自己的晨间流程
我一直是一个随性的人,经常脑子里面冒出各种想法。早上本来是计划把羊肉汤炖好,做好面团,看到南瓜,想起可以把南瓜打碎放在面团里面,又觉得还可以做个南瓜馒头,于是又增加面粉,结果不熟悉南瓜和面粉的水份比例,导致不断加粉,面团还是太稀。于是,后续就是送弟弟去游泳迟到了。不过,迟到好像已经是我们的常态了,每次都是迟到个几分钟,虽然没有什么大问题,其实心里还是有点小愧疚的,一直想要改掉这个毛病,但就是没有成效。
首先要重视起来,也许就是单纯直面迟到这件事,不给自己任何的借口,晚睡、事情多,身体不太舒服,都不是按掉闹钟继续睡,或者延长做其他事的时间,改变计划的原因。在事前去严格对待自己,避免事后内心的波澜,一个一个小的规则执行,就是通往内心理想自己的那条路。
2、发现自己网上购物的时候特别磨叽。总是会去看很多的推荐,好像生怕自己错过应该要买的东西。这一点还是匮乏心理在作祟,也有想要用外物来丰富自己生活的期待心理。
每次购物:首先列好清单在打开购物软件,规定自己在十分钟以内下完单
3、给自己更多的小确幸
早上起来给自己做一杯摩卡的习惯让每天都从幸福的香味开始,剩下的黑咖啡就拿来做成加柠檬的美式。
之后早上再加一杯柠檬水,把这一项加入晨间流程。
4、成为内心坚强的妈妈
在很在意或者投入的情感很多的人面前,经不起对方的一点忽视和冒犯。
对于我来说,这个人就是我的女儿。我在意她对我说话的语气,在意她有没有听我的嘱咐,随着她的行为去带动我的情绪。
做为父母有时候要 想清楚一件事:在孩子面前,父母也要独立。你做好你该做的,孩子去成为他能成为的。
我在意的应该是怎么做好我自己,而不是她怎么回应我。
二、学习榜样
最近关注一个每日更新的博主写的关于自省的思考。
如何自省:反省到自己认识的世界不真实,也反省自我内部的紧张关系,包括贪欲和灵魂的冲突。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按照你认为最善的方式去生活。知德合一。
每天的记录就是审视这一天:从早到晚,见了什么人,上了什么课。聊了什么话题,出了什么差错、欠了什么人情;翻了什么书,看了什么新闻,冒出什么点子......哪些值得记录,哪些暂时悬置,哪些需要不断提醒,哪些需要立刻抛之脑后。
这种审视,可以让我在睡前冥想时,就把这一整天全部放下,从而保证一个好睡眠。
我潜意识里会避免在睡前做反思,好像是在对自己一天的清算,这里的清算是一个贬义词,但博主的反思也算是清算,是一个中性词,就是好好清点一下,把所有的思绪倾倒出来,好的经验和感悟就提取出来,不好的的扔掉。这样看来,反思会成为了像洗澡一样的睡前清洁习惯。洗澡是维持身体的洁净,反思是为了维持思想的洁净。
要将睡前的冥想反思变成睡前流程之一。
三、梦想书屋
阅读门仓多仁亚《高效幸福整理术》。这本是的内页的标题:成功的人生一半来自于打理和整顿。
何为人生的意义:我觉得是活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但这句话实在很抽象。在精神层面之下,也有很多物质层面的支撑的。最最基本的就是整齐、清洁的环境,这一点就现在的很多人而言都无法做到,因为没有好的习惯和方法。
是的,活得好是需要好的习惯、技巧和方法的。书中,作者写了一段:我的外公90多岁了,他外出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脱鞋、把鞋放在固定位置,然后他会换上家居鞋,将帽子收进衣柜,把外套挂到衣架上,再将钥匙、钱包等放进固定的抽屉,日复一日从无例外。
这些细节很多人觉得无所谓,但正是这些细节和准则维持了生活的良好秩序。
四、我的宝贝
【桐桐】开始英语补习
【乐乐】乐乐的空闲时间也是很喜欢下国际象棋,这个爱好很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
五、轻体计划
体重本周没怎么关注,又进入不想为了体重控制饭量的思维模式,但我也没有吃很多,饭量比起之前更少,也健康很多。这周做好菜单规划,争取吃得更愉悦,更健康。
六、怦然心动的生活
周六在棋校外面遇到一只可能一个月的小猫,于是很意外地开启了两只猫咪的生活。
每周周天都做厨房的收纳整理,厨房比起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开始愿意下厨,本周做了南瓜馒头,意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