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是御玺的俗称,正确、专业的称谓:宝玺。
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至高权力的象征,始于秦始皇。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
玺始出于周,到了周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清代乾隆皇帝,他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退位后仍然掌握这最高权力,在乾隆皇帝长达60年的统治下,中国的财富和国力达到顶峰,疆土几乎扩大了一倍。
乾隆一生共刻制了人1800余枚玉玺,可以说是枚枚价值连城,乾隆宝玺也是多种多样,包括中国制印的传统材料铜、玉、石、水晶、玛瑙、象牙、文竹、蜜蜡、澄泥等,但还是以常用的印章石和玉石占绝大多数。其中玉质宝玺的制作比例明显较多,玉石品种包括碧玉、青白玉、青玉、墨玉、汉玉等,总量达600余方。
清 乾隆(公元1736-1795年)
通高10.5厘米,印面边长13厘米。
青玉质,双头交龙纽。印文为玉箸体篆书“避暑山庄勤政殿宝”八字。勤政殿为避暑山庄福寿园中皇帝理政视事的殿堂,此玺为镇殿之宝。因清帝在北京建有多处勤政殿,如静宜园、清漪园、圆明园等,故印文在勤政殿之前加“避暑山庄”四字,以示区别。印为乾隆时期刻制。
清 乾隆(公元1736-1795年)
通高7厘米,印面9.5厘米,印台厚3厘米。
白玉质,交龙纽,阳文篆书“四知书屋”四字。此印玺为乾隆皇帝于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为避暑山庄宫殿区“四知书屋”殿题额之后刻制的。
四知书屋殿位于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北面,是正宫区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为清帝更衣小憩、接见重要官员、举行“秋谳大典”即终审全国死刑案件的场所。
都说玉不琢不成器,如果没有工艺精湛的玉雕者,也就没有各种精美的玉雕作品,充其量也就是一块玉石而已。它经过玉雕大师的创作拥有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各种各样的寓意,中国自古就有藏品征集:{一叁壹}〇一;柒一,叁〇〇肆。讲究吉祥的传统,玉雕大师们也正是懂得其中的精髓,所以能创作出众多的精品供我们收藏。玉玺作品正是他们通过各种题材背景来设计、创作。对于玉玺的创作,我们只看到了成品的作品是如何的漂亮和美观,却没有看到玉雕大师们在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一件玉雕作品从画作品图稿,然后到选料开始,之后需要经过测量、切割、打磨、手工雕刻等等工序流程。如果切割错误或者打磨过度等各种原因,使得作品未达到图稿的的标准以作废或者残次品处理,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玉多种多样,中国幅员辽阔,每一座山都有其特点,所以玉的质地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如云南是以南红、翡翠而闻名,南阳以独山玉而闻名,辽宁以岫玉为上等,新疆和田以羊脂白玉为最佳。其中最有价值的当属和田玉,尤其羊脂白玉更是几万元一克的天价。从近些年的和田玉市场行情看,上等和田玉的价格几乎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在增长,这也就是为什么玉玺收藏品能被追捧的原因。还有一点是相较于和田玉手镯等首饰挂件更多人买玉玺的原因是,玉玺由整块的和田玉打造,往往一尊500克左右的玉玺能打造许多种精美首饰,如玉手镯、玉牌、玉坠、玉扳指等。
综上所述,玉玺的价值一部分除了玉料本身价值、工艺美术大师创作的手工艺价值之外,还有政策的引导!使得该收藏品价值进一步提升,最后达到升值的目的。所以,我们说购买玉玺收藏品价值提升了吗?有人说提升了,有人说靠炒作的方式提升的已经改变了收藏的属性,实际还是原来的价值。这里其实不能这么一概而论,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都知道,首先玉玺收藏品要有价值肯定是“物以稀为贵”,也就是说它必须满足发行多少就多少,卖完了就没了;再者需要时间的沉淀,而不是说今天买完,明天就升值,这是错误的。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并不是说炒作把价值提升,而是玉这种东西的特殊性,不可再生的资源属性!因为上等玉料越来越少,早期的玉料品质相对较高,后期玉矿开采的玉质会下降,直至玉矿完全开采完。很明显的,要是一直都关注了大题材、大事件发行的玉玺,关注这些年发行的题材性玉玺就会发现,每一次发行的玉玺大小、重量、都在下降,然而价格一直还是在上涨,高品质的白玉或者羊脂白玉玉玺价格确比之前高出2倍以上。这就是一个很重大的变化,不知道有多少藏友能发现。这就是玉玺收藏品升值的正常过程,然而也是很少被发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