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生时代总会发现有这么一类人:
玩的时候他比谁玩的都疯狂,可是一进入学习状态,他却比任何人都高效,而且一考试他的分数却往往是最高的。也就是说他们能通过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成绩。
这类人就是老师口中经常提到的"会学习"的人。
而我们成年之后不用考试了,是不是就不需要学习了呢?当然不是,相反,我们需要更多的掌握学习的技巧。先学会学习,再去学习,往往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学习呢?林小白在《行动力-个人学习,时间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中提到了,高效学习一共有4步:
第1步信息获取。
也就是说你从别人听来,或者是你自己通过看书看视频学来的知识。但是千万不要以为你看到了知道了,就成了你的知识,这还差的远呢。
第2步信息处理。
这一步是将你从外界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信息处理的关键在于,永远只记第1次接收到的信息或数次遗忘的信息,而不记录已经了然于心的信息。
第3步信息操练。
这一步需要我们将信息进一步的深化。例如说我们在学生时代经常会遇到小测试考试之类,就是让我们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检验。成人如何去操练呢?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在脑中激活。
第4步信息链接。
这一步指的是我们要将刚获取的知识和我们已有的知识的上游下游进行一个系统的整合,以此形成个人的知识结构网。例如很多人会通过做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整理。
由此,我反思自己,在学生时代,我对信息的处理仅仅停在第1步,这就导致我很努力,时间也花了很多,但是效果却并不好。工作之后我开始写一些反思笔记和学习读书笔记,这个动作坚持了两三年之后,居然让我成为了别人眼中很会学习的人。因为直到成年之后,我才懂得将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并融会贯通。
现在看起来很流行的快速阅读,听书等,表面上看起来你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方便了,但实际上如果你不对这些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和整合,它们和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所以说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对知识进行整理,表面看起来很复杂,但是慢就是快,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只有不断升级自己学习的能力,高效学习,才不枉费我们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获取知识。
学会高效学习,你就成功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