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性格较内敛,去年刚上一年级时,和同学们也不熟悉,于是空余时间便会看看课外书。加上有次在学校举办“尚品书香”校园读书节中拿回一张“读书之星”奖状后,对读课外书愈发有兴致了。大多数去逛商业广场之类的,他更多时候选择的是去看书。说实话,现在能耐得住性子静静地,好好的读读书的人已然不多了。短短一年时间,老三读了近三十本书,尽管读得囫囵吞枣,尽管读得不知甚解,但却甚慰我心:有孜孜不倦常读书的好习惯,浸润在书香气中,迟早会焕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采。
回忆小时候,甚是惭愧。只记得从小到大,父亲只给我买过一本《阿凡提的故事》的书,那时候,甭提多开心,班里甚至级里的同学都几乎没人有课外书,家里哪里有“钱”买,哪里“舍得”买!当我看完这本书后,以后父亲就没再买过书给我,节俭得近乎吝啬的爸爸实在舍不得花钱买书。并且给我讲“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只是当时在老师及同学们都没课外书,又没图书室(馆)的境况下,父亲没告诉我,该去哪里借?向谁借?[捂脸]我也没再读过其它的课外书了。依稀记得父亲还买过一本《如何养猪》的书,还有家里猪病了,父亲买了大号针筒,并照本宣科的买了药水给病猪打针。当父亲看着治好的猪摇着尾巴在进食时,即兴奋又自豪的告诉我:这就是看书学习知识的用处!父亲的眼中只看到家里养的几头猪,并买了那本《如何养猪》的书来研究。遗憾的是父亲没让我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