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马上端午节了,让我们看看汾河流过的那些城市。汾河是山西人的母亲河
汾河在太原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坡降变缓,泥沙淤积严重。这段河床旧时很不稳定,往往氾滥成灾,但也是流域内最富庶地区。介休以下为下游,谷地时宽时窄。汾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发展较早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这里发现。灌溉业发达,自流灌溉始於宋、金,井灌则创於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临汾也是中国煤炭、重型机械工业的基地。
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战国时有奏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辽、金、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史书称“万木下汾河”。直到50年代,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里,依然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
汾河四周九山汇聚,<水经注>载:“汾水出太原汾阳之北管涔山。”有史以来,汾源和汾水为三晋悠久灿烂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汾源碱晋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寻根感恩之处,其水之纯净甘醇、景之优美别致,自古享有三晋第一胜境之美誉。是三晋儿女依恋、崇敬、向往之地,是全省人民民心凝聚、众志成城的象征
汾河流经(忻州市)宁武、静乐、(太原市)娄烦、古交、万柏林、阳曲、尖草坪、杏花岭、迎泽、晋源、小店、清徐、(吕梁市)文水、孝义、(晋中市)祁县、平遥、介休、灵石、(临汾市)霍州、洪洞、尧都、襄汾、曲沃、侯马、(运城市)新绛、稷山、河津、万荣6市29县,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汇入黄河。
忻州地处晋北内陆之地,过端午节,除了听老人讲屈原坎坷生平、悲惨结局外,仅有吃粽子这一可算纪念的象征之举了。忻州人做的粽子可谓别具特色。从外形看,好似旧时女人裹的脚,一头尖尖,另一头是手难握严的正三角形,长近半尺,重约二两。内包黄米、红枣(近年也包江米、蜜枣等物),以五至七片苇叶包裹,马莲叶条捆扎,煮三小时以上(黄米、江米均预泡一天)。
忻州人在端午节还吃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叫做糜谷粉的食物。用硬糜子面加水熬制成糊状,然后在冷水中浸泡凝结,切成小块,再用腌过萝卜、芥菜的汤汁加腌香椿、葱末而成的去暑食品,类似凉粉,别有风味。
端午节前一天晚上,该吃麻花等油食,也与江水中喂鱼鳖,让他们吃饱别伤及屈原相关。
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家家院门上、窗台或室内都插上艾草,还有的人在端午节这天耳朵上或头发上也要别上一片艾叶,以避邪祟。
忻州人在端午节这天还有饮雄黄酒、喝蒲根(菖蒲之根状茎)水的习俗,这也是忻州人在端午节的一种防瘟避毒的举措。
太原本地的人,在端午节时,一般在太阳还没有升起时,都会起来,因为花草上换回偶露水。这时人们都要把露水擦在脸上或者是眼睛上,据说使用露水擦脸,可以杀菌,有养颜美容的益处,擦在眼睛上,可以让自己的眼睛变的明亮。这是太原人说的踏青。在踏青时,也要采摘一些艾叶和菖蒲,将这两种中药插在屋里,或者是门口,驱虫的效果比较好。
吕梁部分县市独有的,那就是唱秧歌。秧歌是盛行于晋西北乃至陕西的民间曲艺形式,民间俗称“闹秧歌”、“闹红火”,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属于表演性质的秧歌,有独唱或对唱等形式,在表演中,“伞头”(秧歌演员)要根据现场 情况或观众、对手出的题目现场编词演唱,应变能力不足的伞头支持不了一两个回合,很快会败下阵来。而今人们往往会在节日或婚嫁等庆典仪式上唱秧歌,端午节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