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12 佳豫
东方有佳人,豫云圣贤道
幸福大先生,逍遥女作家
《未来学院》院长
《佳豫太空站》站长
豫见生命,绽放天性
因上精进,果上随缘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解读论语第347天)
日经第684篇(阳货第十七)
经典原文: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
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
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
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君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
君子的能耐在于看到有缺陷的人,能立刻倒过来想自己有没有,不会一味的去讨厌和憎恨对方。
第一种,恶称人之恶者,爱说别人是非的人,说明自己是非心很重,喜说是非者,必定是非人。
第二种,恶居下流而讪上者,下级之所以毁谤上级,那必定是看到上级的过失了。如:看到自己领导的过失、看到自己老师的过失、甚至看到自己父母的过失……下级不去悄悄劝谏上级,而在外毁谤,这就大错特错。
《弟子规》上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劝谏要以一种孝顺心、忠顺心去劝谏,你是很真诚的想令他能够改过。
有时候,也不一定自己是对的,所以,劝谏不要超过三次,一般两次后看到对方没有动静,还是不改,那就作罢,过了三次,就让人讨厌了。
第三种,恶勇而无礼者,前面讲过:勇而无礼则乱,故君子亦恶之也。
我们可以看到礼有多么重要,礼是按照规矩来办事,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办事,按照自己的意思勇猛冒进,那就是乱。
所以,我们的行为要深思而后行,不可鲁莽行事,莽夫只会逞匹夫之勇,无大智也。
第四种,恶果敢而窒者,窒就是窒塞、不通。不通事理,往往就败事损人。
也就是说,没有智慧、很冲动,想到就做,没有去想后果,没有想过要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办,往往会得罪人。普通话:智商情商都不在线。
做事情有时候行动力是很快速,想到就做,同时没有考虑很周全,往往就得罪人了不自知。没照顾到人家的情绪,或者没有照顾到各方各面的处境,这样就会非常难堪。
所以,以上这些修养,确实需要不断提升。
孔子回答完了,就开始反问子贡,子贡回答了三种他所厌恶的人: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绞是急迫的意思,就是做事很急迫,非得按照他的意思,在限定时间要完成。
不孙就是不谦逊、傲慢,目中无人、目空一切,以为自己很有能耐。
责人之心很强的人,责己之心肯定是很弱的,这是小人。
反过来,君子责己之心强,对自己要求严厉,同时,自己做错事后,敢于承认错误,不隐藏,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改过,这种人才是真的正直。
把心思都放在自我反省和检点上,自然对他人就要求不高,事事能够反求诸己,责人之心就少。
比如说跟人有不和谐的地方,会马上想到是我的问题,不关他的事情,这就是君子。
这一段,孔子讲了四种人是君子之所厌恶的,子贡讲了三种人是君子之所厌恶的,合在一起就是七种。
我们读后,要做为修身、检点的一个明镜,来对照自己,看自己有没有被圣人、被君子厌恶的这些毛病,有则改之,无则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