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个半小时把《活着》看完,留下的只是无奈,对生活的无奈,对生命的无奈,却同时又对生活充满希望。福贵经历了各个时代的变迁,每一个变化赋予平凡人不平凡的生活。而他却只能挣扎的活着,为了那微小的希望,或者已经麻木到无法找出活着的理由,以对世界乐观的心态,听天由命。
“可是我再也没有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这样的老人在乡间实在难以遇上,也许是困苦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他们对自己的经历缺乏热情,仿佛是道听途说般的只记得零星几点,即使是这零星几点也都是自身之外的记忆,用一两句话表达了他们所认为的一切。在这里,我常常听到后辈们这样骂他们:
“一大把年纪全活到狗身上去了。”
福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他的讲述像鸟爪抓住树枝那样紧紧抓住我。”
记得余华在日文版自序里写到: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的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福贵身上所经历的苦难,可他却从不被苦难打倒,从不知绝望是何物。他承受了一切苦难,是因为他活着,为自己,也为那些逝去的家人活着,简简单单的活着。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可在这物欲横流的的现实社会中,我们活着活着就变成了别人的眼里的模样。我们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曾经的梦想。我们以为世界就是这样,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过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逐渐忘了自己曾经想过的活着。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再明媚灿烂的阳光也感觉不到温暖。想起以前曾经最爱的三毛,她的生活曾经是我的梦想,走遍千山万水,可现在只剩下对生活的无奈。想起曾经最喜欢看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之类的书,曾经也是愤青一枚,现在除了一声叹息再也激不起心里的不平和愤慨。浑浑噩噩,混吃等死也难啊!”
是呀!时间磨去了棱角,岁月夺取了激情,社会现实扼杀了梦想。人生活在这世间,有太多的无奈,活着活着就忘了自己,变成别人眼中的样子。我该是什么样子呢?在家人面前是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在同事面前是踏踏实实工作,笑脸相迎,乐于助人。在朋友面前嬉笑怒骂,疯疯癫癫。我被生活挤压,分裂成许许多多的小人儿,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我又为什么而活着,为了家人,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
曾记得 还看到朋友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我想要的生活,被别人过着……
如果有机会
我想重走,不再回来
如果有机会
我想远走,不能回来
……”
抛开一切,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人生,这是多么令人向往啊!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们的选择会不会不一样呢?答案是什么我们无从知晓。我们一步步走来,经历的所有事,形成了今天的我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使然。是不是从出生起我们就只能这样活着,或许是不是应该努力一回呢?
真想远走他乡,真想去世界各处流浪,可是在我们的身边却有很多无形的线在牵引着,使得我们不能放任自己。
活着,是多么的无奈。福贵的一生没有太多的追求,得到的,失去的,在战争中所经历的,他只想和家人简简单单,幸福快乐的活着,不管命运之神如何捉弄,他的眼里,他的心里永远保留着最简单的生活。
生活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现在的人们又是为什么而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