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也是沟通的艺术
孩子有问题时,我们都希望孩子立刻改正错误,保证永不再犯,特讲效率,因此我们急躁!孩子出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增加很多麻烦,因此我们会烦恼!孩子的出错如果让街坊邻居同事知道了太丢面子,因此我们会恐惧!在急躁烦恼恐惧时,我们只受情感的支配,大脑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决定部分的大脑前额叶的功能受到过度抑制,导致我们口不择言,甚至人身攻击,把帮助孩子的机会变成了一个没有胜利者的冲突!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是否选择配合与他能控制局面多少有关。当我们要求别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时,如果对方感到受强迫的话,他可能根本就不听,也不会采取任何行动。结果他控制了整个局面。也就是说,我们会因为没有给他人控制权而失去了所有的控制权。当我们给孩子选择时,其实是在和孩子一起分享对整个局面的控制权,通过让给孩子一部分控制权,赢得孩子更好的配合,和我们一起来控制局面。
有时因为害怕父母,孩子会被迫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但是口服心不服。我们要和孩子分享控制,控制好我们能控制的,让孩子控制好他们能控制的,取得双赢。一定记得:孩子在跟我们学习怎么处理和他人的冲突。
在桌子底下,还是回到椅子上?
当学生有状况时,我有时会用老师的权威代替学生做决定,这种方去很多时候不合学生的“理”,他们会拒绝执行,冲突因此升级。现在我不再替学生做决定,我要做的是给他们提供一些选择,让他们自己做决定。提供选择的标准是:我和学生都能接受。命令学生做事,无异于训练奴性!哪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老师的权威不是用来命令人的,而是引导学生做出更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