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娜
【1】
一位战友在演讲分享当中提到,作为苹果之父的乔布斯竟然限制自己的孩子玩智能产品,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玩IPaid,还有很多美国硅谷的高端技术人员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过多的接触智能产品。
在感到十分诧异的同时,也让我不由得对我们中国式教育的一个反思。
在中国,智能产品可谓是解放父母、哄孩子的利器的好办法,孩子一旦哭闹,只要拿出智能产品,保证哭闹根除。
【2】
前两天跟朋友的孩子去度假,发现孩子们的世界,居然比自己还”潮流”。他们擅长玩抖音、发快手,在各种社交软件之间切换地游刃有余。而且对于网络的流行歌曲也是信手拈来。
当然这些也都是基于互联网的传播。不由得让我对互联网敬畏的同时,也有一些恐慌。
这些"潮流"的孩子们大都沉溺于自我的智能世界,当面对自我介绍、特长展示、运动等最基本的公众沟通的时候却避而远之。
同时据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智能产品的孩子的身材明显偏胖...
这些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传播成长的孩子,他们这般突出的“前进”,真的是父母们所期望的吗?
我觉得,这是个有必要让家长们深思的问题。
【3】
百天之内接连两起令人惊骇的滴滴平台的顺风车事件,不也是基于在智能的互联网基础之上吗?
但是试想一下,若是没有互联网,能给我们带来当下如此便利智能的世界吗?
当然,现实当中对互联网的作用也是褒贬不一。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很反感互联网对我的“诱惑”,当下的各种智能软件不经意间就消耗了我大量时间、吸引我的注意力。扰乱我的生活...
但我也很认可互联网对于成长的帮助,不出家门就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天下事...
希望所有人都能挥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开辟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
对于这个万能的互联网,你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