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5No169
0850-0930用时40分钟字数1400
中秋佳节得以跟家人团聚,也在每一次的团聚中发现自己和周围人的变化和差别。
有两段对话让我觉得非常的印象深刻。
一段是一个姐姐和远房的舅舅家女儿考上了上海的大学,再说上海有多么好,官方形式的各种吹嘘。换做以前就发现不了什么异样,可能还会觉得他们知道的好多,想要多听一会。不过今年我心里面在嘀咕,看一下现实吧,那么好,跟你关系大吗,那么好,吹嘘过了之后,除了是种谈资以外,能够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吗。这样的谈话简直就是浪费生命啊,因为答案是没有,因为现在的着重点是应该让孩子去探索社会,让他们去真切的感受这个世界的残酷和可爱。也许现在很多的家长他们自己都没有摸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我到现在才逐渐的意识到,不是谁都走到了可以看透一些事情的地步,有的时候也许是他们不愿意看清楚,不愿意去承认事实的真相,也有原因是他们就是不知道。一直在金钱、享乐的世界里面寻求安慰。
另外一个对话是发生在远房的舅妈和姨妈身上,舅妈的小孩从初中开始就不读书了,出门打架上网抽烟喝酒,真的是叛逆少年能做的都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将小孩送到了一个偏远的学校专门管教未成年人的类似军队的地方,呆了一年多,花费也不少,回来接着就去寻找各种技术学校,让他去继续学点什么,无奈,早就心中塞不下课本了。然后没办法就家里面呆着,找各种零时工,服务员,店员之类的,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来说,我不知道他的心里怎么想的,更多的在想二十年之后他回望自己的这一段经历的时候会如何思考。
以上是这个故事的铺垫,近期家里面为他找到了在一家汽车修理厂的工作,开始准备学点真正的技术然后赚钱养家糊口。这个时候就听见了这样一段对话:
现在还不错嘛,开始找到这个工作了,现在才十六岁吧。
是哦,才十六岁,约个几年就可以出师了,那个时候才二十岁。师傅说一两年后可以拿到五千。
是哦,这还就是在我们小地方,出去大城市就是几万一个月。
哈哈,是啊,到时候也可以自己做老板,自己单做,到时候就是一个年轻的老板,学十年也就二十六岁,有钱又年轻,想去什么样的老婆就娶什么样的老婆。
是啊是啊,听见姑姑话了没,要加油哇。
我在旁边听的毛骨悚然。赚钱,娶媳妇固然重要,被描绘成这个样子还是让我挺不能够接受的。
孩子首先接受到的教育不应该是对品质的锻炼,思维的训练吗,光光给他勾勒美好的明天,那些他必然会遭受的磨难只字不提,视而不见,也许他们自己也从来没有直面过,总是觉得人生中有苦难就不对劲,就不正常,想要摆脱,想找到一条没有苦难就可以享乐的途径。
还有第三个故事,那些在家族里面混的比较好的,也通常是我们比较惧怕的长辈,他们通常在看见我们的时候会逮着我们就问,作业写完了没,有没有看什么课外书籍,在学校怎么样,大一点儿就会问,工作怎么样,也是通常他们在稍微了解了一下之后就大致能够知道你的处境,也能够给到你一个必要的建议。记得有一次,一位比较内敛的舅舅就开始询问我的近况,他说的一段话也是我特别赞同的。这些技能什么的,都没有什么是真正难得,你只要能够钻研进去,就是时间的问题,你要熬得住,我现在年纪大了点,不然我也想转行(已经做到了县级干部级别的人也要转行?)我一样觉得我能够最好,因为很多的事情都是想通的,你投入的精力越多你就会发现规律。这也是你能够最好一件事情的基础。
以上就是发生在近期与亲戚们聚会时候的感悟,也逐渐发现大多的不幸和幸运都绝非偶然,还要继续前行,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