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管理人员第一期培训第三阶段的最后一堂课,明天就是第一期培训汇报。课题说是团队创作,实际上以组长为主。小组共6名成员,以组长为主的3人在市场一线,另外3人都是后端管理,我是其中一员,所以对于围绕业务发展的市场课题,实在有心无力,找找数据,整理个资料,协调联络下组员,我能做的事,也不过如此。所以,对于明天的汇报,不报期望,也不指望有领导好评。角色决定了你要承担的责任,隔行如隔山,不懂不能装懂,专业就是专业。
最后一堂课,老师对于提问很大方,给大家送了很多扑克牌,一张就是一分,可以加分。更多的是听课,如果不是为了那张牌,我或许可以全程不出声。整体来说,半天结束,课堂很轻松,很接地气,也很熟悉,不必烧脑。围绕内驱力从自信、自爱、自尊说起,一步一步地带领你走进管理与教育的领地中的常识。
事物的两面性在这堂课中呈现的很明显,无论是管人还是自管,道理其实是相通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要别人达到的,你自己必先自问是否能达到。我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如果每个人都解决的这个认知,这个世界上基本没有矛盾,没有指责,没有抱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从自身找原因,那绝对是圣人,所以老师提到一个人,颜回,说他是“复圣”:不迁怒于人,不二过。要做到这两点,圣人也。大多数时候,我们遇到问题,总会找别人的原因,总会努力推卸责任,这是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真正成熟的人,一定是有责任心肯担当的人。
试问一下,多少人是完完全全肯负责有担当的?
这堂课大部分观点算是一种复习吧,因为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的关系和矛盾。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关于职场人士应该具备的三个意识的总结。
一是数字意识。其实强调的就是用数据说话。比如一件工作,你布置下去,在进度反馈时,有人会说做得差不多了,请领导放心;有人会说已经完成了80%,还剩20%大约还需2天时间,估计最晚3天可以把结果交给您。有没有感觉到差别?前一个人让你放心,你会真的放心吗?后一个没让你放心,但你可能心放下了80%。这就是量化、具体化的魅力,无论是谁,都应掌握并应用“数字意识”,让你的工作开展情况更清晰更明朗,让上级对你放心。
二是成果意识。我们做任何事,都是要结果的。结果好就产生了成果,结果不好等于白干。所以完成一件事,需要先具备成果意识,要有达成目标的信心、决心和韧性。困难总是有的,但方法一定比困难多。
三是责任意识。前面已经提到过,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一定是有责任和担当的人。有了责任意识,干任何事都会自己找解决办法,而不是依赖人,抱怨人,指责人。责任感强的人,实践能力更强,而实践总会产生经验,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都会成为个人的财富,成就个人的能力,能力的提升,才会让一个人更自信,更有价值。
最终你有没有发现,多做事,做成事,这样的人一定会有大成就!所以,多做一点总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