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老师大家都很熟悉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爆红网络,因其经常拿张三作为讲解刑法的例子,而且言辞犀利却通俗易懂,角度刁钻,因此被网友戏称为“法外狂徒张三”,不过罗翔除了普及法律之外,还讲了很多令人醍醐灌顶的道理,总是被他的人文底蕴和思辨能力深深折服。
罗翔老师说:如果你整天不读书,不运动,不节制消费,不反省自律,无兴趣、无爱好、无目标、无期望,生活是不会变好的。好起来的从来都不是生活,而是你自己。
01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想变好的前提就是要有所行动,就是首先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前一阵有段话非常火。穷人和富人之间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看他们的的娱乐方式,富人和穷人之间描绘出两端之间巨大的差距。富人会选择补充型的方式,像阅读、学习和运动一类的,来度过闲暇。相对的,穷人则更喜欢选择消耗型的方式,像打麻将、玩游戏、看肥皂剧之类的。这种不同的娱乐方式,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命运。
在当今极度内卷的情况下,很自然的催生出很多像“躺平”文化一样的思潮,好像躺平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了,资本家就不能再撸你羊毛了吗?其实不是的,反而这种状态是他们希望的。
02
1995年,美国旧金山召开了一场由500位富豪和政治家组成的精英会议。会议认为,全球化的发展将使贫富差距迅速拉大、阶层矛盾日益激烈。如何让穷人安分守己?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只需要像喂婴儿奶嘴一样,为穷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娱乐就行了。
这就是著名的“奶头乐理论”。
就像罗翔老师说的,如果你整天不读书,不运动,不节制消费,生活好像就剩下了手里的手机,不管去哪里,去做什么,都要时刻盯着手机,那你看的内容又是什么呢?是不是让你成长的东西?大概率不是。。。
有个作家李尚龙说:“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
“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
因为那些眼花缭乱的短视频、直播、游戏会让你不断地分泌多巴胺。
一时分泌一时爽,一直分泌一直爽。
03
在一个新时代里,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好,关键还在于自己,你对未来的生活有没有规划和目标,为了达成目标有没有具体的执行计划,特别是能不能坚持下去,每天看到一些变化。
有一部记录股神巴菲特的片子,叫作《成为沃伦·巴菲特》。
在这部片子里,巴菲特并没有提供什么快速致富的秘诀。他只是在不停地在看书、读报。
普通人在看电视的时候,他在逼自己看枯燥的学术资料;
普通人在打游戏的时候,他在逼自己吸收最新的财经知识;
普通人在刷短视频的时候,他在逼自己学习最先进的财富理念。
他会在每天早上7点前准时起床,然后花五六个小时阅读各种新闻和财报。他的办公室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只有身后的书籍和一桌子摊开的报纸。
其实不管是国外这些优秀的企业家,科学家,国内也一样。
04
张一鸣说;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这个问题——没有延迟满足感。
张一鸣,1983年出生,2005年,南开大学毕业,2012年创立今日头条,如今估值400亿美金。
然而他从未停止过学习,他像驯服算法一样调试自己。没有人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
他善于学习,有强烈的目标导向。专注克制,持续学习进化,不对当下满足,专注于长期目标。
他说:延迟满足感程度不在同一量级的人是无法有效讨论问题的,因为他们愿意触探停留的深度不一样。
张一鸣说:以大多数人满足感延迟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不会延迟满足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减肥坚持了三五天,再也无法抗拒食物对你的热情呼唤。看了某个热血的励志文章,踌躇满志报了个技能班,刚上了几节课就再也不打开了。刚立了flag,三天热血已退,再也想不起来这个事情。于是你的生活就是在不断立志,不断放弃的过程中白白浪费掉了。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05
所以,罗翔老师说:好起来的从来都不是生活,而是你自己。
凡是跟学习,尤其需要刻意学习相关的习惯,都是反人类本性的。我们都要刻意地去锻炼,去养成,持续努力,刻意练习,才能真正摆脱满足感的诱惑,去获得更大的成就。
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撒谎。
真正的持续的努力,生活会给你最好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