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钟府后堂。 日内
钟瑜与钟母在堂屋议事。
钟瑜:繇儿习武回来,跟换了一个人,身子骨硬朗了,书法也有进步。可是眼下繇儿的学习环境又回到了二年前。
钟母:二弟,我何尝不担忧。孔子云: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之。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钟繇兴冲冲从外面跑回来,准备进去。当听到谈话,就静静站在门口等候。
钟瑜:刘德升捎来信,邀请参加抱犊山的书法笔会,到时名家云集,群贤毕至。大嫂,你看钟繇刚刚学艺归来,又要出此远门,不知你意下如何?
钟繇听后,惊喜万分,就要闯进去。
钟母:好是好。只是(语气哽咽,掩泪),可苦了孩子。
钟瑜:大嫂,我最担心的是你,上上下下十几号人,全靠你一个人张罗,演儿和进儿年幼顽皮,我怕你撑不住啊。
钟母:二弟,只要繇儿能够多读书,练好字,就是再苦点再累点,我也要撑下去。不仅是为了你大哥的托付,或是为了钟家的根脉,就是不愿看到繇儿这棵好苗子被埋没。
钟繇沉默。
钟母说到这儿,呼吸突然急促起来,咳嗽一阵又一阵。
钟瑜赶紧倒杯水,递给钟母。
钟瑜:大嫂,看看你的老病还不见好转,我看去抱犊山还是缓一缓,等你的病好一点再做打算。
钟母:缓不得,看到繇儿一天比一天长大,我的心病就一天天加重。身上的病好医,心里的病难治呀。
钟繇听到这里,猛推开门,噗通跪倒在母亲身边。
钟繇:母亲,孩儿哪也不去,在家陪着母亲。何况在家也能读书练字,又能给你分担一点家务。如果您的身子累坏了,我读再多的书,练再多的字,又有何用?
钟母:你这个傻孩子!娘的病根在你身上呢!古人云,学者不患才之不赡(充足),而患志之不立。繇儿,你才回来几天,师傅的话犹言在耳。刚才还夸你来着,你太让母亲失望了!
钟繇低头不语。
钟母:繇儿是个孝顺的孩子,如果是为娘亲,你就要振作起来,做好本分,永不言弃。
钟繇扑到母亲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38、抱犊山。日外
抱犊山北连林虑山,西接凤台山,万山突兀,方圆百里。登高望远,峭拔翠耸,奇泉飞瀑,珍禽啼鸣,使人神移目眩,如临幻境。伫立山顶,极目尽绿,松柏葱郁,峰峦叠嶂,环眺皆秀。抱犊红叶,一叶知秋,每年的农历九月到十月,漫山遍野的红叶,层林尽染,如诗如画,让南来北往的游客们流连忘返。
钟瑜带钟繇拾阶而上,无暇欣赏沿路的美景。
钟繇身着青衣,短小打扮,健步如飞。钟瑜吃力的前行,满额汗珠,气喘吁吁。
钟瑜:繇儿,累不累,咱就歇一会儿。
钟繇:叔父,就要见到刘德升先生了,我不累!
钟瑜用袖子擦拭满额的汗水。
嘟囔:你小子练过武,你不累,我累!
钟瑜望了望前面的小背影,加快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