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几阵绵绵秋雨过后,苏州古城区怡园的秋如约而至了。
怡园的秋,有三片叶子,一片是银杏,一片是枫叶,再一片是芭蕉叶。
每年的秋景中,给人的内心感受又确实各不相同。因此,当美景初成,缤纷待刈之时,有心人又怎可熟视无睹?
护城河依然碧波,不太荡漾。清爽柔和的秋风拂过,柳条摆动的角度如同去年,怡园的秋色似油画一样静止。然而,画面的似曾相识,激发的却并不是对时光无可奈何的感慨。
而今拂去尘埃,慢慢打开,如同校对几个版本的古籍一样,欣赏印在不同年轮上的风景。
秋天有一双温柔的手,将怡园的红枫叶染成了一片深红,银杏从嫩黄走向深黃,在粉墙的映衬下,青石更嶙峋了,竹枝更纤柔了,柳枝更飘逸了。粉粉一截墙,虚虚一朵影,徐徐一阵风,这水水一株芭蕉脱俗欲仙,这只是怡园里的角落小景。
粉墙还须黛瓦配。黑白须分明,清雅方脱俗。而在那阶上窗下,屋角檐底,路边墙际,园中景物都会留下浅影,留下妩媚。而最让人迷醉的还是水中的秋日倒影。一泓清池,将亭台楼阁,嘉树繁花尽收其中。而实物的凝重质感在水中溶化,沉浊气息被水清洗。
与往年相比,怡园的秋不惊不喜,无变无迁。“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凄凉,“塞下秋来风景异”的惊叹,以及所有秋思中的激昂诗兴,在这里都不再澎湃,回到平静如水,因为一切皆如往常。
在苏州这座园林城市中,怡园其实很小,小到只有一个点,所以说它是一个景“点”并不是夸张。但小有小的精致,小有小的特点。即便隅居于触蛮之地,也是引无数游客竞折腰的那般有吸引力。
怡园为清朝光绪年间所建,园分东、西两部分。怡园小巧玲珑,其总面积约八亩余,相当于拙政园的八分之一,留园的七分之一。园内建筑物形体小巧,很少高堂大厅,由于其位置安排妥贴,庭院处理精练,布局巧妙,故园虽小但景却很丰富。
在苏州的各大著名的园林中怡园建造得最晚的一座。虽然其历史文化底蕴不如其他园林那样丰厚,其名气也不如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这“四大园林”,但其在造园艺术上广泛吸收了苏州各名园之长。
造园艺术形成了集锦式的特点,布局紧凑,手法得宜。复廊,是学拙政园中沧浪亭复廊的做法;假山,参照了环秀山庄大假山的布置;荷花池,与网师园里的水池相近;旱船,取自于拙政园中的香洲;面壁亭里悬镜,也模仿了拙政园、网师园;假山洞壑也有狮子林里面的影子。
说起怡园之景,其特点最在于一个“怡”字。复廊边的长亭微光,竹林淡影中,游客的轻声欢笑,情侣的呢喃话语,先怡为主,潜入画卷,如妙手文章的凤头,对怡园秋色作了一个总的诠释。
园内建筑物形体小巧,高堂大厅较少,由于其位置安排妥贴,庭院处理精练,布局巧妙,因此,园虽小但景物却很丰富。园景曲折幽深,小中见大,层次分明,疏朗宜人。
怡园中的水,面积较小,但却灵活多样。水池的轮廓几乎全是自由式、不规整的曲线构成,从鸳鸯厅到藕香榭,无不表现出一种参差美、天然美。由于池边的叠石使得池岸参差而不僵直,适当的有些水洞、水口,使其显得更生动活泼,给池水增添一些生气。
斜阳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朦胧的树影倾在墙上,水面泛着金色的光,整个园子都将让人感觉到是跳跃的音符。
人民路的繁华,观前桥的拥挤,虽然近在咫尺,却被这种逍遥远隔开来。转入“人伦师表辉千古,水木清华绿四围”的檀木联之后,尘嚣、富贵、忙碌也忽然不见,只有休闲与欢愉。
在如此氛围的感染中,忽然静谧顿生,任情漫步,一切了然。对映亭旁的花容,彼此诉说历经风雨后的淡泊与宁静,天色也因此而清朗了许多。
静坐在怡亭的长廊上,再环视一周的近景。那些遥远的故事,在游人的谈笑中被淹没,只是平添了亭台的古朴与沧桑。似是一切都不曾有过,但又无法掩饰地展露了那些为了追逐诗意人生而抒发的壮怀激烈。
这是怡园秋色给人最大的欢乐,这是怡园的最美之处。这一最美之处,与岁月一起流淌。尽管年年依然,却是处处精彩。历经春夏秋冬轮回后,再来游赏怡园,才能真正懂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美妙。
我站在藕香榭前,期待怡园更美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