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学促干,首要关键在于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也是干部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立什么样的政绩和怎样树立政绩”的根本问题,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要回答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装在心里,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价值标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要回答好“树立什么样的政绩”的问题。实践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效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就要把高质量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注重量”向“追求质”转变,真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锚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战略定位,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多做实事好事,确保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要回答好“怎样树立政绩”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这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回答好“怎样树立政绩”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